進入12月,隨著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我國多地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等變化,以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全面反彈。在此背景下,行業人士認為,錫基本面短期內難以出現“急轉彎”,2023年上半年錫需求或將繼續處在弱周期,下半年有望逐步恢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兩年錫價大起大落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錫產業鏈受到沖擊,尤其是供應端承壓明顯。從價格變化來看,錫是2021年商品期貨市場漲幅最大的品種。行情系統的年線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錫價格累計漲幅達91%,滬錫指數全年漲幅超過了95%。進入2022年以后,地緣局勢沖擊、供應收緊和需求表現穩定等因素推動錫價在一季度繼續沖高,到2022年3月8日,倫錫期價達51000美元/噸,滬錫期價達39.5萬元/噸,均創下歷史新高。
錫業股份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疫情爆發的初期,錫產業鏈上游礦山的開采工作難以開展,海外部分礦山受疫情影響停產時間長達3個月,同時全球錫礦運輸也因航運不暢、海關檢查等原因受到較大影響。中游冶煉廠受疫情和原料供應不確定的影響,生產過程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對于下游加工企業而言,不僅要面對錫價大幅波動的風險,同樣也承擔了終端需求變化的風險。
然而,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美歐等經濟體為抑制過高的通脹,逐漸收縮貨幣政策,加之國內疫情出現反復,錫需求開始轉弱的同時伴隨著錫供應端得到改善,錫價大幅回落,上演“過山車”行情。在經歷了近九個月的下行之后,今年12月以來,隨著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預期升溫和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出現調整,錫價在前期低位的基礎上逐步企穩,目前倫敦錫價格在2.4萬美元/噸,國內錫價在19萬元/噸左右波動。
錫基本面或將趨于平穩
“近期疫情管控措施不但優化,首先對2023年錫供應鏈的穩定而言是重大利好。”錫業股份市場部負責人認為。
據他介紹,今年3月至4月,由于海外需求萎縮、國際物流通道受阻,導致國內錫供應緊張、海外錫供應過剩,進而導致錫內外價差急速拉大,海外錫錠于5月以后集中進入國內,對國內市場的錫供應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而隨之而來的錫價暴跌更是錫產業造成了極大影響。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業內預計,在錫內外供應鏈穩定的情況之下,錫基本面或難出現“急轉彎”的現象,有利于錫產業穩定生產經營。
錫金屬具有質地柔軟、熔點低、展性強、無毒等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焊錫、鍍錫板、合金、化工制品等,其被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電器、化工、冶金、建材、機械、食品包裝等領域。
整理發現,2022年受俄烏沖突、國內疫情防控壓力大、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等因素影響,錫消費的強勁態勢在5月份以后快速萎縮,導致彼時錫產業對生產計劃的安排難度增大。而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電子行業不會再受“宅經濟”影響而出現不可持續的消費波動,且錫主要新增消費領域的增長相對有跡可循,這會讓錫的需求逐漸進入平穩增長的階段。
再者,由于國內疫情防控措施調整,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運轉效率提高,錫產業的活力將有所提升。
因此,“在錫供應變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錫基本面會進入平穩階段,有助于錫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供應輕微過剩的局面有望扭轉
2021年,供需錯配及低庫存等因素共同推動了國內外錫價的單邊大幅上漲。但2022年以來,錫供應端逐漸從疫情初期的擾動中擺脫出來,生產逐步恢復正常,加上錫需求端整體表現低迷。錫金屬的供求關系從2021年的供不應求轉化成供應輕微過剩。
展望2023年,錫業股份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從需求上看,預計消費電子領域將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回暖,家電耗錫和化工耗錫將在房地產行業完成筑底之后逐步恢復,汽車電子耗錫有望保持高增速。
與此同時,光伏耗錫或繼續成為錫需求增量上的亮點。根據中國光伏業協會測算,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預計為205-250GW,超出年初預計的200-220GW。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計將達到330-360GW左右。“鑒于目前光伏主要產業鏈均位于國內,這部分對于錫焊料的需求將成為國內明年主要需求增長點。”五礦期貨在年報中指出。
“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宏觀刺激政策是否退出,光伏耗錫大概率保持高增速但整體占比難以大幅提升。”行業人士認為,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將是錫需求的弱周期,2023年下半年開始錫需求有望逐步恢復。
總體來看,錫業股份市場部負責人表示,隨著海外加息周期逐步進入尾聲,通脹有見頂跡象,國內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優化,經濟活力有望穩步恢復,2022年錫供應的輕微過剩局面有望得到扭轉。
五礦期貨也認為,明年錫價將維持震蕩偏弱走勢,供應端因緬甸地區產量減少可能出現小幅度走弱,需求端受半導體走弱影響持續走弱,國內需求因光伏端的增長好于海外,內強外弱格局預計延續。可以重點關注因為國內光伏需求以及緬甸錫礦進口減少的情況下國內外出現結構性套利機會。
關鍵詞: 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