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股價的強勢反彈,應該緩解了招商銀行行長王良的不少壓力。
截至12月16日收盤,招商銀行A股股價11月以來已經累計上漲超過38%,走出了再次跌破凈資產的陰霾。
2022年4月下旬,招商銀行股價跌破40元,當時主持工作的常務副行長王良在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直言,“我們非常著急,與投資者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
(相關資料圖)
然而,二級市場并沒有因為王良表述恢復信心。國慶節后第二個交易日,招商銀行股價收于31.40元/股,時隔六年多再次跌破凈資產,隨后更是直奔30元以下。
10月13日晚間,招商銀行緊急向市場喊話之后,其股價依然沒有止住跌勢,一直到10月31日盤中觸及26.30元/股才告結束。
行長已出千萬增持
王良1995年6月加入招商銀行,在主持工作之前任執行董事、常務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
2022年4月18日,招商銀行審議通過《關于王良先生職責調整的議案》,同意由王良主持招商銀行工作。
5月19日,招商銀行董事會召開會議,同意聘任王良為招商銀行行長。為向投資者傳遞信心,王良分別于5月27日、8月22日兩度增持招商銀行A股,涉資合計177.3萬元。自2018年5月以來,王良合計11次增持招商商銀行股票,累計耗資近1020萬元。
2013年以來,招商銀行大力推動向“輕型銀行”二次轉型,改變過去靠風險資產擴張的模式,大力發展投行資管業務,并在此基礎上進化出”大財富管理“戰略。在此戰略的驅動下,招商銀行資產規模從3萬多億元增長至近10萬億元,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表外資產)超過10萬億元,2022年三季度非息收入占總營收38.8%。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也出現了制造業貸款比例不斷壓降、房地產貸款連年攀升的現象,涉房貸款總額一度達到1.7萬億元,占總貸款額的30%,超過了27.5%的監管紅線。
2022年第三季度,招商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15.5%。不過,新華財經梳理發現,其非利息凈收入占比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滑,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下滑則是拖累非息收入的主要原因。
招商銀行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9個月,該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55.90億元,同比下降13.10%,主要是受到基金和信托的拖累。其中,代理基金收入52.91億元,同比下降46.89%;代理信托計劃收入32.12億元,同比下降47.88%。
“今年的市場行情是比較罕見的,資本市場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行。我們從年初開始就不斷向客戶輸出配置的整體策略,以‘低波穩健’為主軸,適度關注市場波動,未來還會繼續堅持這種資產配置的核心理念。”招行財富平臺部相關負責人對新華財經表示。
三年完成云上工程
財富管理業務的市場狀況,并沒有改變招商銀行的決心,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定下的五年規劃中,依然把提升財富管理能力作為主線。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能力建設也被繆建民視為重中之重。
在招商銀行看來,行業正加速變革,不斷夯實科技基礎,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步伐,才能更快地形成堅實的護城河。
2020年1月,招行正式啟動IT系統云架構轉型;2021年6月,招行完成主機上云核心系統主體功能建設;2021年10月,招行啟動首批零售客戶數據遷移;2022年6月,招行1.8億零售客戶全面“上云”。
“我們將在今年全面完成‘上云’。”招行有關負責人對新華財經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招行云共有兩朵,原生云(ACS)和金融交易云(FTC)。原生云主要承載渠道類、零售信貸等業務處理類、客戶經營類等敏態業務,能使招行金融科技取得先發優勢;金融交易云主要承載招行借記卡、信用卡核心、零售轉賬、快捷支付、數字人民幣等穩態業務,保障核心交易穩定運行。
新華財經了解到,招行信息技術部聯合財富平臺部、公司金融總部、運營管理部等主要業務部門,投入了數千名業務及技術骨干,以期通過數字化的方式進一步釋放與增強各個業務條線的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信息科技投入53.60億元,同比增長6.03%,是全行營業收入的3.26%。截至6月末,招商銀行研發人員達10392人,較上年末增長3.48%,占員工總數的10.00%。
在零售金融方面,持續提升“人+數字化”能力。截至6月末,招商銀行App和掌上生活App的月活躍用戶(MAU)達1.07億戶,19個場景的MAU超過千萬,零售客戶98%的非現金業務可通過招商銀行App辦理。
在批發金融方面,招商銀行加快業務線上化、自動化改造。從業務筆數來看,融資業務線上化率78.39%,較上年末提升11.13個百分點;外匯業務線上化率58.82%,較上年末提升25.82個百分點。
“當前,招行核心客戶的有效月活率已穩定在85%以上,且核心客戶兩次訪問App的間隔時間已縮短至5天。”招行財富平臺部有關負責人對新華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