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周二(12月6日)繼續回調,在上日降準資金正式落地后,寬貨幣對交易的支撐下降,寬信用情緒再度抬頭。隨著防疫政策優化和房地產政策邊際放松下市場對經濟回暖預期明顯增強,期現券繼續承壓走弱,期債主力低開低走、現券收益率走高1BP左右。降準兌現之后,短端品種收益率上行幅度大于長端,收益率曲線呈現平坦化特征。
(相關資料圖)
市場觀點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財政和貨幣政策過將進一步發力,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直達實體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碼值得期待。近期公開市場操作呵護資金面疊加降準釋放資金,短期內流動性大概率無憂,資金利率可能維持低位。
【行情跟蹤】
國債期貨低開低走、全線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跌0.18%,成交9.73萬手;5年期主力合約跌0.18%,2年期主力合約跌0.06%。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小幅上行,截至發稿,10年期國開活躍券220215收益率上行1BP,報3.047%,10年期國債活躍券220017收益率上行0.75BP至2.9155%,3年期國開活躍券220203收益率上行0.5BP至2.83%。
交易所地產債漲跌不一,“奧盈01優”漲超126%,“21碧地03”漲超14%,“21碧地04”漲超10%,“21金科01”漲超9%,“21金科04”漲超8%;“21龍湖06”跌24%,“金科優01”跌超21%,“20旭輝02”跌超14%,“20旭輝02”跌超11%。
中證轉債指數收盤跌0.15%,成交額663.54億元;特一轉債跌超7%,溢利轉債和新天轉債均跌超6%,華森轉債跌超5%,美聯轉債和尚榮轉債均跌逾4%;“特發轉2”漲超11%,橫河轉債、川恒轉債和小熊轉債均漲逾5%。
一級市場方面,國開行三期金融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均低于中債估值,3年、5年、7年期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分別為2.5922%、2.776%、2.9018%,全場倍數分別為3、3.09、5.47,邊際倍數分別為1.48、3.17、1。
【海外債市】
北美市場方面,隔夜出爐的美國11月服務業PMI對美債市場形成顯著擾動,當地時間周一(12月5日)盤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破3.6%,一度漲近12BPs,而2-10年期美債收益率倒掛幅度擴大至81.8BPs,創自1981年以來最高水平。
上周美債市場基本復制了前一周走勢,“轉向交易”是市場核心邏輯。上周發布了10月PCE通脹數據和11月美國勞動力市場報告,PCE通脹符合市場預期,超預期的就業數據并未打斷投資者對聯儲轉變貨幣政策的憧憬。
亞洲市場方面,日債市場周二延續偏弱情緒,除了30年期品種受一級市場發行旺盛帶動走強以外,其他期限收益率普遍上行1BP左右。稍早,被視為日本央行行長候選人的伊藤隆敏表示,由于年內生活成本持續超出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可能在2023年實現2%的通脹目標,該言論進一步堅定了部分機構對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
尾盤,10年期日債收益率報0.256%,上行0.6BP,3年期和5年期收益率上行0.9BP和1.4BP左右。超長端品種表現分化,20年期和30年期報1.115%和1.484%,分別為上行1.3BP和下行0.8BP,振幅整體不大。
日本經濟學家星岳雄表示,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在明年取消10年期債券收益率上限,因為通脹和工資將超過預期的前景日益增長。他表示,日本央行目前必須維持超寬松的政策,但隨著通脹預期已經“足夠”高,核心消費通脹率可能在下一財年超過其2%的目標,這為日本央行放棄0%的10年期債券收益率目標提供了空間。
【資金面】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6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0%。數據顯示,今日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凈回籠780億元。
資金面月初壓力不大,Shibor短端品種漲跌不一。隔夜品種下行3.7BPs報1.043%,7天期下行1.2BP報1.677%,14天期上行3.1BPs報1.65%,1個月期上行0.6BP至1.935%。
【機構觀點】
中信固收:雖然人民幣內外壓力的緩解,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匯率對貨幣政策形成的掣肘,但當前美聯儲尚未結束加息周期,總量貨幣政策中OMO與MLF的降息窗口期仍不成熟。貨幣政策更側重寬信用的推動,因此債市的基本邏輯也將向“寬信用”轉變,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3.0%可能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債市的方向。
中金固收:需要關注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明年財政政策的發力力度的定調和信號。明年可能社會整體融資需求提升的空間并不大,政府杠桿大幅提升的概率也不高,反而可能還需要在貨幣政策方面繼續發力。在貨幣政策維持相對寬松的情況下,利率回升的風險可能并不大,債券市場也難以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牛轉熊”拐點,明年債券牛市可能依然可期。
天風固收:目前外部環境還未完全明朗,但基線場景下,明年美債美元有望見頂,外部約束有望迎來邊際改善。邏輯上,外部約束邊際改善或減輕人民幣匯率壓力,可能帶給央行操作更大的彈性空間。但這不意味著貨幣簡單寬松的可能,歸根結底,決定國內債市方向的還是國內基本面情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