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2月5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資料圖片)
中國證券報
??降準落地 流動性平穩跨年料無虞
12月5日,降準正式落地。業內專家表示,在降準釋放大額中長期資金助力下,流動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平穩跨年料無虞。為避免短期流動性過剩,降準落地同時,預計人民銀行將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年末流動性平穩。
??金融高水平開放堅定投資信心 外資積極擁抱A股
近期,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均表示,看好中國股市,2023年A股估值會明顯回升。數據顯示,北向資金11月累計凈買入逾600億元。從旗幟鮮明“唱多”到“真金白銀”加倉,外資紛紛亮明“看好A股”的態度。市場人士指出,中國經濟回升前景和資產估值吸引力成為外資“唱多”的扎實依據,金融高水平開放進一步堅定了全球投資者參與的信心。
??大規模冬儲尚未開始 部分鋼貿商態度樂觀
入冬以來,建筑鋼材冬儲受關注。日前記者調研發現,目前全面冬儲尚未開始。但隨著下游房地產政策利好不斷釋放,疊加目前鋼材價格同比下跌20%左右,部分鋼貿商一改往年消極觀望的態度,對冬儲態度有所轉變。不過,因今年鋼材價格不斷下跌,鋼貿商全年盈利欠佳,不少鋼貿商冬儲或受資金限制,實際冬儲規模仍要視月底鋼價及地產回暖情況而定。
??年度“收官”策略積極 部分百億私募堅定“滿倉操作”
A股邁入最后一個月的收官交易。來自多家頭部私募的最新策略觀點顯示,受訪私募普遍對年末A股行情表現預期積極,更有百億私募表示將“滿倉操作”。從月度研判來看,多數私募認為12月A股大概率震蕩走強;就中長期展望而言,多數受訪私募認為市場底部信號可能已經明確。
上海證券報
??中國CCER市場有望重啟 相關管理辦法正抓緊修訂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日前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年全球年會上表示,下一步中國將爭取盡早重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另據記者獲悉,目前CCER管理辦法正在抓緊修訂,有望加速出臺。針對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林業碳匯等項目,對其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經過官方認證、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即有機會進入碳市場自愿交易。簡單來說,手握減排量的企業,可將指標賣給碳排放配額不足者,由此獲益。
??基建投資年底沖刺 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創新高
今年地方債和新增專項債發行均創下新高。記者梳理中國債券信息網等公開信息發現,前11個月地方債發行近7.3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到4.03萬億元。地方債發行帶動下,一批重大基建項目正在加快沖刺全年目標。專家表示,今年專項債發行有望為全年基建投資兩位數增長提供保障。明年地方債發債節奏大概率前置,并保持適度規模,預計新增專項債券總量或不低于3萬億元。同時,專項債仍然是明年穩基建發力的重點,將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
??市場做多情緒升溫 股指期貨罕見持續升水
隨著市場震蕩反彈,多頭力量逐漸占上風。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11月以來滬深300股指期貨連續保持升水,中證500股指期貨出現升水的時間達到20個交易日。在業內人士看來,股指期貨升水表明資金做多熱情升溫,后續在宏觀環境持續改善背景下,機構對后市的信心將不斷提升。另外,股指期貨升水意味著對沖成本下降,市場中性策略迎來較好開倉時機。
?基金成立不久即遭大額贖回 “幫忙資金”幫倒忙隱憂浮現
近日,恒生前海恒源豐利債券基金發生巨額贖回導致凈值大漲引起市場關注。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基金為了保成立,找來“幫忙資金”幫助新基金達到募集規模,但“幫忙資金”停留的時間往往較短,一旦撤離有可能導致基金淪為迷你基金,最終損害普通投資者的利益。
證券時報
??基金排位賽進入最后沖刺 熱點輪動增加“決賽圈”變數
進入12月,基金業績排位賽進入沖刺階段,由于近期市場熱點輪動加速,“決賽圈”座次仍在持續發生變化。截至12月2日,萬家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黃海管理的三只基金包攬了主動權益基金冠亞季軍,且和第4名拉開了較大差距,但第4名到第10名間相鄰位次的業績差距卻多在5%以內,可謂是“貼身肉搏”。當下熱點此起彼伏、不斷輪動的市場環境,更是為基金業績排行榜添加了不少變數。例如,就在近一個月,招商核心競爭力混合A、中銀證券價值精選像兩匹“黑馬”一樣闖入了基金業績“決賽圈”,排名分別上升8名、7名;與此同時,重倉國企改革、食品飲料等熱門板塊的基金也在近期反彈迅猛,部分產品已經向“決賽圈”發起沖擊。
??年末博弈新動向 新能源基金經理變消費股“調研勞模”
近期,消費股出現了明顯的超跌反彈行情,這似乎是年末基金持倉品種調整的結果。記者注意到,近期消費股出現了基金掃貨式調研現象,多達20余家食品消費股出現基金扎堆調研情況,調研名單中不乏在三季度末還在重倉半導體、新能源的基金經理,部分在今年11月之前只調研科技賽道的基金經理,在11月后畫風大變,一月調研5家消費股,秒變消費行業的“調研勞模”。
??“黑天鵝”突襲基金重倉股 持有人該守還是逃?
近期,市場上又有基金重倉股遭遇“黑天鵝”,股價突然大跌,引發相關的基金持有人焦慮,有的持有人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質疑基金經理存在“利益輸送”“高位接盤””“做老鼠倉”等動作。實際上,近年來遭遇業績大幅不及預期、財務造假、實控人涉嫌違法違規等黑天鵝事件的基金重倉股不乏少數。這些“爆雷股”“問題公司”,甚至也會出現在以風控嚴格著稱的大型公募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中,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難免“踩雷”。
證券日報
??多地謀劃2023年經濟工作 重大項目建設仍是重點
近日,多地召開會議研究謀劃2023年經濟工作。從相關會議釋放的信號看,明年繼續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仍是重點。12月1日至3日,河南省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謀劃2023年經濟工作,其中提到“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和‘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12月2日,上海市政府召開2023年經濟領域工作思路座談會,其中提到“扎實謀劃好、安排好明年經濟工作”“抓好重大工程建設,推動重點區域發力”。
??上市銀行估值回升 11月份板塊漲幅超14%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銀行板塊一改往日低迷走勢,整體出現強勁上漲。整體來看,11月份銀行板塊累計漲幅高達14.12%,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8.9%),在申萬31個行業指數中排在第七位,這在近年來是較為少見的。上海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呂長順表示,銀行板塊估值的回升說明其具有長期投資價值。近期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各金融機構紛紛搶灘布局,多家銀行更是第一時間上線個人養老金業務,這將成為銀行未來新的增長點,對其估值修復起到一定作用。
??硅料價格博弈加劇 業內預計或于12月中旬明朗
近日,市場上一則多晶硅致密料價格低至250元/千克且無人問津的傳聞加重了硅料市場的看跌情緒。記者就此事致電多家硅料頭部企業,其中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硅料上市公司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的銷售主要以長單為主,目前處于正常經營和銷售的狀態,沒有出現傳聞所說的情況。隆眾資訊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表示,“根據我們對硅料大廠調研了解,大廠近期正在進行價格商談,目前賣方報價依然在300元/千克以上,當前硅片企業庫存較高,暫未有明顯的拉貨意向,上周未有硅料成交。同時下游電池片企業依然保持較高開工率,預計具體硅料成交價格將在本月中旬左右才會陸續確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