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對外發布,提出在工業領域,加快修訂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等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
《通知》同時提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行業要高度重視節能標準化工作,依法加快推進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切實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不斷夯實節能工作基礎,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不少地方正在積極推動包括鋼鐵業在內的綠色低碳轉型。
(資料圖)
比如,11月17日,《邯鄲市加快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對外印發,提出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品種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為主線,以優化布局和兼并重組為抓手,以打造綠色低碳鋼鐵為核心,大力延伸產業鏈,推進邯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說綠色低碳轉型,鋼鐵肯定是打頭陣的。此前發布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確保鋼鐵行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這一目標和此前設定的2025年前鋼鐵行業實現碳排放達峰相比,放緩了節奏,使企業有一定的緩沖時間。”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近期鋼鐵需求端頻現的積極信號,也使行業呈現出“弱季不弱”的特征。隨著各地鋼鐵行業的綠色改造逐步推進,鋼鐵行業的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
綠色低碳轉型進行時
除了邯鄲市之外,近期湖南、貴州、福建、江蘇等地也出臺了涉及到鋼鐵的綠色低碳發展政策。
10月初,《江蘇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堅決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合理控制全省粗鋼產量規模。科學謀劃全省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推動全行業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加強對氫能冶煉、非高爐煉鐵及碳捕集與利用等低碳冶煉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鼓勵有條件的高爐一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進一步提高省內鋼鐵行業短流程占比。
10月17日,《福建省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印發,提出到2025年,全省現有鋼鐵冶煉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效全部達到基準水平,新建鋼鐵冶煉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和能效標桿水平,全省鋼鐵行業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新增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10月28日,《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提出積極引導鋼鐵、建材和化工等重點行業減煤降碳、節能增效。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禁違規新增產能。
11月21日,《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提出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以首鋼水鋼、首鋼貴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為重點,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推進存量優化,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聚度。科學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大力推進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推進全廢鋼電爐工藝。
王國清指出,鋼鐵行業肯定要綠色低碳發展,這是一個主導方向。“不過,要是要求短期內實現,對鋼鐵行業會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因為低碳發展意味著企業裝備、工業都需要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成本會提升。如果步驟相對放緩一些,就鋼鐵企業來說,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規劃。”
鋼鐵行業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反應到鋼鐵的產量上,就是粗鋼產量的壓減。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粗鋼產量86057萬噸,同比下降2.2%;鋼材產量111639萬噸,同比下降1.4%。
鋼鐵需求端“積極信號”
盡管鋼鐵產量在前10月出現同比減少,但是鐵礦石價格在11月份卻出現止跌回升。
從11月份開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2212)期貨合約開始連續上漲,從10月31日收盤價628.5元/噸一路上漲至11月18日的收盤價777元/噸,隨后出現一定回調。
與之相對應的是,鋼鐵價格在11月中旬也出現一定上漲。國泰君安在11月22日發布的研報指出,上周上海螺紋鋼現貨漲50元/噸至3840元/噸,漲幅1.32%;期貨漲79元/噸至3716元/噸,漲幅2.17%。熱軋卷板現貨漲40元/噸至3930元/噸,漲幅1.03%;期貨漲87元/噸至3807元/噸,漲幅2.34%。
王國清對記者表示,鐵礦石在11月迎來一個底部反彈。但目前來看,市場還是存在不確定性,加上馬上進入冬季,鋼鐵行業向淡季轉變,因為北方冬季變冷,很多施工難以為繼,后續鐵礦石價格也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
“10月份鐵礦石需求回落,價格持續下跌。10月31日,鐵礦石基本達到了年內低點,11月份市場企穩反彈,背后有多個因素推動。首先,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的預期更為強烈,大宗商品出現價格反彈。其次,國內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出臺,也給市場帶來信心。不過,目前政策面的利好,市場已經消化差不多。”王國清表示。
王國清進一步指出,目前粗鋼產量壓減的政策導向,可能導致年底鐵礦石的需求進一步減弱。
然而,并非沒有需求面的利好因素。
一位興業證券鋼鐵研究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鐵礦石價格的主要因素還是預期。在房地產的金融“16條”出臺之后,市場對明年鋼鐵需求有一個增長的預期。如果到了明年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并沒有復蘇,那么這一需求預期就會被證偽,但目前這個上漲的邏輯是存在的。
“其實現在的行情有點像去年,去年鐵礦石也是10月份跌,11月份止跌,然后鋼企開始補庫,鐵礦石價格一路漲到了第二年的3月份。今年有可能還會這樣。”上述興業證券鋼鐵研究員表示。
“目前房地產的政策和措施,對于鋼鐵行業的下游——房地產行業有企穩向好的作用,后續可能會逐步帶動房地產的銷售和新開工。在明年3-5月份,如果市場的需求釋放之后,對于鐵礦石相關價格會有一定支撐。”王國清表示。
國泰君安則在上述研報中指出,短期來看,行業逐步深入季節性傳統淡季,鋼材需求或維持偏弱態勢。但中長期來看,在穩增長的背景下,需求復蘇邏輯仍為行情主線。從節奏上來看,觀察到近期在地產端,無論是居民利率端還是房企融資端都出現了積極變化,考慮到政策向基本面的銷售、拿地、開工傳導存在時滯,預期2023年鋼鐵需求有望從底部逐步抬升。
不過,2023年鋼鐵究竟是復蘇行情,亦或是衰退行業,市場仍然有不同的看法。
王國清認為,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面臨放緩的壓力,在各國央行持續的加息周期中,鋼鐵行業的全球整體需求大概率是萎縮的。對于鐵礦石來說,目前供應端基本穩定,需求端的萎縮可能會導致供大于求,所以鐵礦石價格,遠期看有可能呈現趨勢性下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