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23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論壇上,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中國農業銀行正式發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首期研究成果報告(2022)》,以數字化信息工具助力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該報告在深入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農業園區、科研單位等多次調研,充分吸收國內外農村金融研究理論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年度和季度兩大指數體系。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1年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年度指數值分別為108.00、113.84、125.07和132.50,保持每年5%以上穩步上升態勢,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趨勢保持一致。
其中,金融產品服務一級分指數增速最快,2021年指數值達到150.92,成為拉動總指數增長的重要動力。這背后得益于近些年在政策密集引領下,鄉村振興金融產品的規模和種類的不斷提升。
例如,中國農業銀行2016年創新推出農戶專屬線上融資產品“惠農e貸”,讓更多農民實現“貸得到、貸得快、用得好、少跑路”。截至今年10月末,“惠農e貸”已實現全國縣域全覆蓋,余額達7500億元、惠及440萬農戶,讓現代金融服務在農村“觸手可及”。
“近年來,農業農村新主體新業態新要素不斷涌現,信息化進程日新月異。金融機構要緊跟農業農村發展步伐,以持續創新更好滿足‘三農’差異化金融需求。”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候任行長付萬軍表示,農業銀行將堅持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加載有力創新引擎。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表示,金融系統金融部門全面落實、突出重點、加強保障,把支持鄉村振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來謀劃來推動,近幾年農村金融體系起到成本降低、風險分擔、覆蓋擴大、監管嚴格的政策效果,為完善健全農業農村的支持體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下一步,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健全方面,可瞄準精準化、市場化、法制化、系統化持續發力。
新華指數公司董事長曹占忠介紹,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以金融服務效果為核心,從基礎支撐、政策助推、產品服務三大方面構建“一核三點”的評價體系,具體可細分到四級維度分指數,旨在全面刻畫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運行態勢與發展狀況,提供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數字“風向標”,為宏觀政策制定和調整提供依據,為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提供科學參考。
據了解,未來指數課題組將進一步聯合各方力量,全面開啟高頻指數研究,圍繞不同省域、不同服務主體構建系列指數,全方位搭建農村金融服務數字化智庫平臺,共同打造信息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