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資料圖)
國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億千瓦。11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1-10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億千瓦,同比增長8.3%。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16.6%;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6億千瓦,同比增長29.2%。
貴州2025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規模力爭突破5000億元
俄氣稱經烏克蘭輸往摩爾多瓦的天然氣遭截留
華南片區首單國際航行船舶LNG加注業務在深圳鹽田港完成
原油:由于市場擔憂石油供應緊張,22日國際油價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91美元,收于每桶80.95美元,漲幅為1.14%。2023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91美元,收于每桶88.36美元,漲幅為1.04%。
圖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單位:美元/桶)
成品油: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顯示,11月22日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顯著下跌。全國92#汽油平均批發價格為8721元/噸,較前一日下跌96元/噸;柴油(含低凝點)平均批發價格為9002元/噸,較前一日下跌154元/噸。當日市場整體情況來看,21日國際油價下跌,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兌現,加上新一輪調價周期,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以大幅負值開啟,消息面利空市場,各經營主體順勢下調汽、柴油價格。其中,汽油需求疲態難改,部分單位汽油價格承壓大幅下調,柴油價格基本跌至最新批發限價。
圖表:本周期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
煤炭:產地方面,鄂爾多斯部分區域運輸仍受疫情防控影響,導致煤炭拉運周轉率不高,煤礦出貨有所受阻,依靠拉運長協煤基本可達到產銷平衡,部分煤礦下調煤價來刺激銷售;陜西市場受疫情持續影響,主產區多數煤礦維持閉環生產正常銷售,個別煤礦受疫情影響停止對外銷售,礦區在產煤礦以中長協客戶為主,市場煤銷售受限,庫存累積,預計短期內煤價延續弱勢運行。11月23日,秦皇島港港口煤炭庫存為555萬噸,比前一日增加17萬噸。
圖表:秦皇島港港口煤炭庫存(單位:萬噸)
【要聞透視】
貴州2025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規模力爭突破5000億元。11月21日,貴州省工信廳發布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22-2030年)(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取得明顯進展,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力爭突破5000億元;到2030年,全面建成國際化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成為全省支柱性產業之一,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
俄氣稱經烏克蘭輸往摩爾多瓦的天然氣遭截留。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22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發現通過庫爾斯克州蘇賈計量站輸往摩爾多瓦的天然氣數量超過在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邊境記錄到的輸氣量。在烏克蘭境內被截留的天然氣總量為5252萬立方米。俄氣稱,如果截留現象繼續存在,該公司將從莫斯科時間11月28日10時起減少過境烏克蘭的輸氣量。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當天否認俄氣的說法,稱烏方已將過境天然氣足額提供給摩爾多瓦。
華南片區首單國際航行船舶LNG加注業務在深圳鹽田港完成。11月22日,C型罐式LNG加注船“新奧普陀號”與法國達飛集團的雙燃料集裝箱船“達飛·索邦”號在深圳鹽田港海域成功“牽手”,“新奧普陀號”通過軟管為“達飛·索邦”號順利加注LNG燃料,實現深圳市國際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深圳港由此成為繼新加坡港、鹿特丹港、上海港后,全球第四、華南首個具備LNG加注服務能力的樞紐港。
【情報速覽】
德國議會下院聯邦議院預計25日通過政府財政預算案。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2023年新增凈負債預計達到456億歐元,遠超先前預計的172億歐元。德國2023年財政預算總額達到4760億歐元。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22日接受德國公共廣播聯盟采訪時說,這一預算案可靠,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日前,財政部分別發布《關于下達2022年中央企業獨立工礦區市政社區等辦社會職能運營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和《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中央企業獨立工礦區市政社區等辦社會職能運營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預算匯總表顯示,兩年下達資金共計26.9126億元。
當地時間11月21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向外界否認了近期有關沙特正在與其他產油國討論石油增產的消息,并表示“歐佩克+”日產減少200萬桶的計劃將持續至2023年年底。
11月22日,首座蔚來與中國海油合作共建的換電站正式投入運營。當天共有兩座雙方合作的換電站上線,分別位于G94珠三角環線高速荔城東服務區的花都方向和番禺方向。
11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印發首批全額自發自用新能源項目清單的通知,內蒙古能源局對各盟市申報的全額自發自用新能源項目進行了評估,全區有39個項目納入自治區全額自發自用新能源項目清單,共配建新能源49.6萬千瓦,其中風電5.3萬千瓦、光伏44.3萬千瓦。(編輯:王升、林迎楠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