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三(11月23日)整體小幅企穩,活躍商品收盤時漲多跌少。其中,低硫燃料油(LU)高開高走,尾盤漲超3%并強勢領漲商品市場。棕櫚油、滬錫、紙漿也均錄得超過2%的漲幅。SC原油在多個產油國力挺減產協議的消息支持下,震蕩收高近1.6%。相比之下,生豬、紅棗等弱勢下跌,其中生豬期價收跌3.44%,盤中低點一度逼近20000元/噸關口。苯乙烯日線“三連陰”,尾盤收跌1.05%。
截至23日下午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報收于186.80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32點,漲幅0.17%。全天商品市場累計凈流入資金33.68億元。
【資料圖】
文華商品指數11月23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LU續漲超3% 棕櫚油漲超2%
國際油價反彈推動國內SC原油主力尾盤收高1.58%,也帶動LU延續前一交易日的反彈走勢,23日當天以3.06%的漲幅領漲商品市場。供應端緊張的憂慮支撐油價上漲。在歐佩克成員國接連否認與其他產油國討論石油增產的消息的同時,有關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石油限價政策出爐的時間窗口也逐漸臨近。加上美國上周API原油庫存降幅超過預期,似乎都在顯示當前石油市場仍處于偏緊的態勢之中。由此,油價在經歷了前一交易日的大幅波動之后,22日震蕩走高。而LU也在成本支撐下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反彈。展望后市,銀河期貨分析認為,油價短期超賣后企穩,但需求端受到海外衰退預期和國內疫情擾動,上行驅動仍不明朗,同時市場關注12月俄羅斯石油被制裁后的出口損失情況。總體而言未來供需均存在收緊的空間,油價維持高位震蕩格局。
隨著利空情緒逐步釋放,棕櫚油主力合約23日延續反彈,尾盤漲超2%。供應端主產國減產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棕櫚油價格的反彈。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最新發布的數據,馬來西亞11月1-20日棕櫚油產量預估減6.44%。且有外媒引述馬來西亞莫實得種植公司(Boustead Plantations)的觀點稱,勞工成本增加、化肥和柴油價格上漲等導致棕櫚油生產投入的成本攀升。但是,庫存壓力仍是棕櫚油價格面臨的主要利空。莫實得種植公司表示,鑒于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庫存處于高位,預計今年余下的時間內,棕櫚油價格仍將處于大幅波動狀態。而國聯期貨則進一步指出,前期棕櫚油的一系列利空因素盤面基本消化,12月份可能仍處于長期下行趨勢中的反彈階段。
此外,滬錫、紙漿23日也均漲超2%。
生豬減倉跌超3% 苯乙烯收獲“三連陰”
生豬期價自10月14日創下24300元/噸的年內新高后在多重因素打壓下連續回落。23日生豬主力合約大幅收跌3.44%,領跌商品市場。尤其在當日午盤時段,生豬主力合約持倉從47000余手減至45410手,半日減倉約1600手。機構監測數據顯示,年中二次育肥比例增加或是導致11、12月生豬出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據卓創資訊的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下降2.03%,根據10個月的生長周期推算,12月份生豬理論出欄量亦將縮減。但是,7-10月份二次育肥比例達20%-30%,部分地區甚至達到30%-40%。兩方面因素疊加,預計11-12月生豬有效出欄量呈現增加趨勢,環比增幅分別為10.32%、0.64%。反觀需求端,南方腌臘需求啟動緩慢,導致目前豬肉需求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因此,瑞達期貨認為,目前生豬供需格局仍偏松,建議繼續以偏弱思路看待。
苯乙烯23日收盤跌1.05%,盤中低點逼近8000元/噸關口,這也是本周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跌。現貨市場表現低迷、供需偏弱態勢不改等,是導致苯乙烯價格承壓回落的主要原因。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11月21日當周,江蘇苯乙烯港口樣本庫存總量9.58萬噸,環比增1.63萬噸;商品量庫存6.88萬噸,環比增1.03萬噸。機構判斷,雖然苯乙烯剛需尚可,但現貨淡季表現偏弱,且原油震蕩、主力盤走軟,出口刺激釋放,原料面有弱盤預期等綜合影響下,預期苯乙烯市場將偏弱震蕩。而國投安信期貨則進一步指出,前期推動苯乙烯價格上漲的脈沖式出口不具備持續性,后續市場面臨春節累庫壓力,待基差收斂后,苯乙烯存空配機會。
其他品種方面,新棗下樹、消費低迷打壓紅棗期價收跌近2%,盤中刷新當前主力合約換月以來新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