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1月21日晚上,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暨全球金融科技大會平行論壇:數字新基建”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數字新基建本質是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與算力是其關鍵與核心,綠色高可用數據中心、安全泛在金融網絡、先進高效算力體系作為“數字新基建”的三架馬車,夯實了金融業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數字底座”。
中國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馬龍指出,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的深度挖掘與運用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競爭力,體驗是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效率是數字化轉型的生命線,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倫理是數字化時代的行為準則,數字化轉型的明天是各行業、各領域的充分融合與共生。
中國建設銀行運營數據中心副主任常冬冬指出,數字新基建的本質是數字基礎設施,它以算力為核心,融合算力生產、傳輸和服務于一體,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應通過打造新型算力基礎設施,服務金融數字化轉型發展。
建投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楚立山認為,應建設綠色高可用數據中心、架設安全泛在的金融網絡、布局先進高效的算力體系,并將其作為“數字新基建”的三架馬車夯實了金融業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數字底座”。
百信銀行行長李如東認為,數據是關鍵性生產要素,要堅定做數據價值的探索者,更要做數據安全的守護者,同時也要和監管機構一道,利用監管科技,綜合提升金融服務和監管質效。
“技術是支點、業務是內核,根本目標是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應不斷破解數字化轉型難題,通過‘用數’讓轉型成果惠及業務一線。”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總工程師趙韻東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