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證監會上市部主任李明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近日,證監會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
談及新一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方案的重點工作,李明具體提出五方面內容。
具體而言,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規則體系。下一步,證監會將重在提升規則“質量”,全面啟動監管法規“實質性修訂”工作,補齊一批缺失的規則、修改一批滯后的規則、理順一批雜亂的規則,構建以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為核心,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購重組、退市和破產重整、監管執法5個方面規章為主干,以證監會規范性文件和交易所自律規則為重要組成部分的“1+5+N”的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全面提升監管法規的科學化水平。
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要加快監管制度供給,聚焦深層次問題,針對性完善制度規則和監管安排,增加法治的“硬手段”。要開展公司治理最佳實踐案例創建活動,促進各上市公司不斷探索、借鑒、融合,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將重視治理的意識根植入上市公司,形成規范治理的“軟約束”。證監會將持之以恒地抓好公司治理監管,引導督促上市公司形成一套符合中國國情、適應上市公司實際、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約束機制,推動上市公司整體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進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增量存量兩端同向發力,形成優質企業越來越多、劣質企業越來越少、全體企業越來越好的發展格局。在入口端,要持續落實優化發行上市條件的要求,嚴把審核質量關,加大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扶持力度。在融資端,持續優化資本市場融資制度,完善并購重組監管機制,更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融合。在出口端,要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在強化制度執行上持續發力,確保退市改革執行不走形、不變樣,堅決把“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清出市場;優化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條件且具有挽救價值的危困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實現重生。
進一步提高監管的適應性時效性引領性。近兩年,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業態不斷創新,監管效率和監管質量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必須大力推進監管轉型,通過轉機制、轉方式、補短板,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監管質效。要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打造上市公司監管“工具箱”,切實提升監管系統性時效性。要深入貫徹落實分類監管、科學監管、精準監管的理念,強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聯動,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處置風險”的能力。要針對財務造假、占用擔保等重大違法行為的新變化新趨勢,構建監管長效機制,開展防范打擊財務造假、占用擔保的專項治理。通過這些工作,打造職責清晰、流程規范、運轉高效的上市公司監管新格局。
進一步增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強大合力。實施新一輪行動方案,更加需要鞏固強化共治共享格局。要進一步強化與各方的協作聯動,在提升規范運作水平、推進提質增效、處置突出風險等方面增強合力。
關鍵詞: 上市公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