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17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證券報
??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 央行: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16日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政策顯效 經濟增速有望加快
“展望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系列舉措將在四季度集中顯效,工業增長動力、投資信心將繼續增強,而優化疫情防控20條措施的發布有利于進一步暢通經濟循環、促進市場需求恢復,經濟回穩向好基礎將不斷得到鞏固。孟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發展改革委全面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排查清理。
??三氯氫硅產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
近期,多家擁有三氯氫硅產能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相關項目的最新動態。部分公司表示,將結合自身戰略、市場情況等合理規劃三氯氫硅產能。根據機構統計數據,目前國內已公告的多晶硅新增產能總規劃超過300萬噸,預計2022年至2024年我國多晶硅產能分別達到72萬噸、125萬噸、175萬噸。業內人士表示,三氯氫硅產品按照品質和用途分為光伏級和普通級,下游應用分別對應多晶硅以及硅烷偶聯劑。在多晶硅裝置陸續投產的背景下,作為核心原料之一的光伏級三氯氫硅產業或延續高景氣度。
上海證券報
??新一輪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民間投資發力重點領域
近期,央地密集部署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從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投資領域、強化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發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重點鼓勵民間投資發力制造業、科技創新和基建等領域,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在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助力穩增長的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民間投資調結構、提效能。
??公私募倉位齊升 機構紛紛加碼權益資產
11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反彈。從機構最新動向看,百億級私募倉位水平提升至八成以上,公募基金倉位也連續提升。此外,記者近日采訪獲悉,諸多機構提升了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多位機構人士認為,從風險溢價指標看,權益市場已迎來底部區域,權益資產配置價值明顯占優,諸多機會值得挖掘。
??大擴產帶來過剩隱憂 鋰電全產業鏈共謀出海服務
“明年,最晚到后年,從鋰礦開始全產業鏈都會過剩。”在11月16日舉行的2022高工鋰電年會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直言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隱患。面對大量新進入產業的淘金者,天賜材料董事長徐金富提醒,今后的市場份額需要專業性支撐。“不具備專業能力,游戲不是很好玩的。”盡管有著過剩的擔憂,但畢竟整體市場還在快速增長,如何找到一個更大的市場?多家企業高管在會上表示,要在行業龍頭帶領下一起出海,以中國人的技術產品為世界做好服務。
??光伏與電池熱度不減 多家公司動作不斷
光伏與電池領域的投資熱度不減。11月16日晚間,晶澳科技、云天化、七彩化學、美聯新材紛紛公告,擬投資光伏或電池產業鏈。其中,晶澳科技的投資總額超百億元。同時,部分A股公司在電池領域取得階段性進展。永興材料控股子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項目全面投產,雪人股份、豐山集團分別擬推動氫電池、鈉電池產業化,并透露已結盟業內優勢公司。
證券時報
??IPO過會率趨穩 監管層關注毛利率等問題
注冊制下,更多企業有機會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但也有部分企業被拒之門外。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來,A股過會企業達到436家,過會率為86.65%,較2021年同期的89.75%有所下降。從企業被否原因來看,毛利率、內部控制、業績真實性、經營可持續性、行業與板塊定位等相關問題是企業闖關資本市場普遍遭遇的“攔路虎”。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注冊制不代表放松上市標準,新股發行從嚴的常態化監管環境下,入口端審核進一步嚴格,審核端問詢機制的有效發揮可以在保證新股發行常態化的同時,讓一批高質量的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也讓部分沒有做好上市公司準備的公司離開A股市場。
??公募提前布局明年“開門紅”產品 科技和能源成主方向
與往年12月后才布局不同,今年公募的“開門紅”11月過后就開始籌備了。從記者的跟蹤觀察來看,公募為籌備2023年“開門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順應回暖的賽道行情布局新能源、醫藥、半導體等主題產品;其次,通過提前籌備年度策略會等形式進行互相配合;最后,從年度策略展望來看,公募同樣將2023年的投資重點聚焦到了新能源、半導體等方向上來。公募人士指出,年底行情有所回暖,提前籌備“開門紅”也是為了能以時間換空間,讓新基金有充分的建倉期。當前市場整體或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預計明年影響A股的相關負面因素會逐步減弱,一季度一些成長性機會將嶄露頭角。
??基金經理判斷筑底已完成 倉位調整由防轉攻
在主打復蘇預期的主線行情徐徐拉開大幕后,前期減倉的基金經理開始迅速增加進攻性倉位。部分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的筑底可能已經完成,市場已進入行情修復階段。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從板塊輪動角度來看,“高切低”和“熱切冷”似乎都在資金切換思路中有體現,今年前三季度表現比較弱的板塊在四季度有明顯向上收益。
證券日報
??互聯互通迎來8周年 A股國際化進程更進一步
2022年11月17日,滬港通迎來“通車”8周年紀念日。8年來,滬港通平穩運行,交易規模持續增長,不斷贏得市場青睞。如今,其與深港通一起,成為外資配置A股的主要渠道。滬港通的推出,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里程碑上的關鍵一步。近年來,我國在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舉措不斷,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成效明顯,對外開放形成良好格局。
??快遞企業加快“出海”步伐 競爭白熱化或需“抱團”破局
快遞企業不斷加速“出海”步伐。11月14日,菜鳥首次公開巴西3年發展規劃。目前菜鳥快遞網絡覆蓋巴西全境的1000多城,本地下單后平均2日到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可實現次日達。不僅僅是菜鳥,在剛剛過去的第五屆進博會上,極兔速遞、圓通國際都宣布進一步向海外進軍的舉措。“我國快遞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相對成熟,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較為豐富,具備對外輸出和全球布局的條件。”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全球發展角度來看,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地區屬于后發市場,這些地區的電商等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國際航線熱度升溫 民航客運或迎業績拐點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漸行漸近,中國至卡塔爾的機票迎來預訂高峰。“機票非常緊張。”有接近卡塔爾航空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卡塔爾世界杯的影響下,中國至卡塔爾的航班熱度高漲,熱門時刻航班的座位已所剩無幾。中國至卡塔爾航線的熱度只是當下國際航線熱度升溫的一個縮影。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冬春航季的國際航班排班量將保持在420個往返客運航班,同比2021/2022年冬春航季增長105.9%。據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近期國際機票的實時搜索量快速增長,預計入境航線運力將明顯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