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11日電 統計顯示,管理規模低于500億元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公募持牌機構中數量占比近半,最新規模總和為1.12萬億元,僅占市場總規模的4.27%。
隨著行業馬太效應的愈發顯著,位于后半部分的基金公司面臨著規模增長乏力、吸金能力弱、新基頻頻延募等問題。22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不及千萬元,15家中小型基金公司2022年以來“一基未發”。
(資料圖片)
頭部化特征顯現 近半機構規模低于500億元
截至11月9日的數據顯示,市場存續公募持牌機構中,管理規模在500億元以下的基金公司共計72家,占比近半。
圖1:公募持牌機構規模分布
其中規模位于100億元至500億元的基金公司共計37家,規模低于100億元的尾部基金公司共計35家。
圖2:在管規模百億元以下基金公司列表
尾部基金公司中,尚正基金、興合基金等11家機構規模低于10億元。其中,明亞基金在管規模僅為0.38億元,是規模最小的基金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目前旗下僅明亞價值長青一只產品(初始基金口徑,下同)。截至11月9日數據顯示,該基金A類產品今年以來凈值下跌11.34%,跑輸業績基準約3個百分點。
國都證券在管規模同樣低于1億元,其旗下4只基金合計規模為0.60億元。其中,公司旗下國都量化精選、國都多策略兩只基金規模僅余0.02億元、0.04億元,均為“迷你基金”。
管理費收入:上半年22家基金公司不及1000萬元
頭部效應之下,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也面臨著吸金能力弱、管理費收入低的難題。
圖3:千萬元管理費以下基金公司
2022年中報顯示,若去除上半年暫未發行產品的泉果基金及興合基金,22家基金公司中報管理費收入低于1000萬元,其中5家基金公司2022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低于100萬元。
上半年管理費收入最低的基金公司為易米基金,2022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僅為7.16萬元。目前公司旗下僅易米開鑫價值優選、易米開泰、易米國證消費100指數增強3只基金。
明亞基金、華宸未來基金上半年管理費分別為29.39萬元、50.96萬元,同樣處于較低梯隊。
圖4:2022年中報凈利潤為負基金公司列表
凈利潤方面,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仍難以實現盈利。2022年中報數據顯示,披露凈利潤數據的基金公司中,有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虧損,其管理規模均在300億元以下。
15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今年以來“一基未發”?
基金發行方面,以認購起始日口徑統計,包括江信基金在內15家中小型基金公司2022年以來“一基未發”,在20家未發行新基的基金管理人中占比超七成。
而部分今年新發基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則面臨新基頻頻延募、發行失敗等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同泰基金共計發行6只基金,其中同泰自主創新、同泰同享中短債均因募集期限屆滿仍未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宣告發行失敗。剩余新發基金中,同泰新能源優選1年持有、同泰積極配置3個月持有均遭遇延募。截至11月9日數據顯示,同泰基金目前存續21只產品,在管規模約為22.79億元。
此外,在規模萎縮的情況下,位于后半部分的基金公司也面臨著旗下“迷你基金”清盤的風險。
圖5:尾部基金公司今年以來清盤基金個數統計
截至11月9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8家尾部基金公司旗下16只基金遭遇清盤。
九泰基金旗下九泰久安量化、九泰鴻祥服務升級、九泰行業優選等7只基金于今年清盤。目前公司存續25只基金,管理規模不到30億元。其中,公司旗下九泰久信量化、九泰久穩等4只基金最新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仍面臨清盤風險。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