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前幾屆進博會上,綠色、低碳是各大展區的新理念,那么在第五屆進博會上,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風潮已經“席卷”各類展品,小到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消費者日常食用的稻谷,大到技術裝備展區的各類“大家伙”,設計、生產及消費等諸多環節均凸顯低碳環保元素,綠色成為進博會上展品的新底色。在業內專家看來,隨著中國推進“雙碳”目標,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也有望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綠色理念滲透各類展品
【資料圖】
技術裝備展區3M展臺上的5個玻璃容器引起很多參觀者駐足。容器里裝的是3M今年首發的新雪麗云纖保暖材料。據介紹,這一材料80%的原料來自循環再生材料,從原料和能源雙向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全世界面臨的環境問題看似棘手,但如果精誠合作、科學應對,是可以解決的。”3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曼表示。
在賀利氏展臺,應用于冶金行業的chameleon光纖連續測溫系統則為亞洲首展。作為一家先進材料企業,賀利氏此次集結了低碳相關領域的多種關鍵材料和技術。“中國是賀利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表示,未來賀利氏將繼續發揮材料專長,努力推動中國制造業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綠色、低碳并不是裝備展區的“專利”。記者注意到,進博不少展商都帶來了其綠色、低碳方案及產品。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豐益國際向觀眾展出其獨有的循環經濟技術。“稻谷的所有原料都利用起來,稻谷脫殼后的稻殼可以用來發電,米糠可以榨油,通過‘吃干榨凈’式精深加工,實現水稻加工全程節能環保。”豐益國際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豐益國際已在昆明建成了糧油行業首個“零碳工廠”。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全球性技術、軟件、工程與制造公司,艾默生連續第五次亮相這場盛會。“我們極為重視這一高水平經貿交流合作的全球舞臺,將借此機會展現艾默生在助力中國經濟綠色、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持久努力和不斷創新,以及我們對‘在中國、為中國’區域發展理念的長期堅守和豐碩成果。”艾默生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成瑞恩說。
此外,在汽車展區,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推出了旗下的電動車型,包括現代、豐田等企業也紛紛展出其氫能產品。“以往在各大展區,綠色低碳算是零星的亮點,但今年幾乎所有展區的所有展商都在努力展示其綠色低碳技術或產品。”浙江交易團一位觀展者感慨。
能源巨頭各顯神通“卡位”綠色發展
歷年的進博會上,能源領域都是頻簽大單的行業,而能源轉型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盡管當前傳統化石能源價格處于高位,但能源產業鏈上的綠色、低碳轉型也不含糊。
中國石油今年進博會開幕第一天就與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和科威特石油公司、斯倫貝謝等等來自全球30家合作伙伴簽署了30份采購協議,合同總額達167.9億美元。作為傳統油氣行業,中國石油已將綠色低碳納入發展戰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實施路徑,持續提升天然氣在能源供給結構中占比。
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長藍睿諳介紹,康菲石油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共同投資的蓬萊油田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未來將滿足蓬萊油田30%以上的用電需求,項目擬裝4臺風機,每年可以減少石油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數萬噸。
此外,作為能源技術服務商,貝克休斯也極力在進博會上推薦其最前沿的技術,包括頁巖氣開采以及氫氣生產、運輸和儲氣領域需用到的鉆井導向系統、超高壓比壓縮機,以及同級別中效率較高可100%燃燒氫氣的燃氣輪機。“解決能源三難問題,即平衡能源安全性、可持續性和可負擔性,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經濟體焦點,可持續能源轉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貝克休斯董事長、總裁洛倫佐·西蒙內利表示。
除了提升天然氣占比、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資,大力探索發展碳捕集封存(CCS/CCUS)也是眾多石油巨頭在進博會期間展示的重要解決方案。中國石化在進博會活動上就啟動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CUS項目,為華東地區現有產業脫碳,打造低碳產品供應鏈。
“人類對碳氫化合物的依賴不會消失。”貝克休斯中國區總裁曹陽表示,如果我們要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許多技術必須在這十年中得到推廣,包括氫氣、CCUS、地熱和儲存。CCUS可以說是減少重工業排放的最重要技術,到2050年,需要56億噸的CCUS裝機容量來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
綠色、低碳釋放經濟增長動能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中國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今年以來我們在中國的采購量也比去年增長了70%,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和信心。”貝克休斯在中國的發展代表了眾多外資企業的態度:隨著中國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中國市場成為眾多企業必須參與的終端市場,同時也是支撐其全球業務的重要完整供應鏈基地。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目前主要省市以及重點行業企業紛紛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僅10月份,就有重慶、北京、湖南等多省市發布碳達峰實施方案。在業內專家看來,“雙碳”目標的推進,一方面正重塑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前多家機構測算了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所需的投資額,盡管總量差異較大,但均為萬億級別。“中國綠色低碳轉型,可以分多個維度。”曹陽介紹,在市場需求上,中國客戶在新能源比如氫能、CCUS等方面有需求;而在行業上,不同行業具有一定差異,比如石油天然氣行業,我們看到在可再生電力方面大量的市場機會,同時也面臨儲能的挑戰;此外,中國不僅是需求市場,也是一個參與全球供應鏈的市場,在新能源及裝備制造里,中國供應鏈對貝克休斯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作為多元化企業,松下電器連續5年參展進博會,借助進博會平臺,深耕中國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涉及領域不斷加大。
此外,在智能制造方面,施耐德電氣認為綠色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數字化技術是制造業邁向綠色智能制造的最佳路徑,也是邁向“雙轉型”的加速器。“施耐德連續5年參展,今年通過覆蓋12大行業的60大零碳應用場景,全方位展示數字化技術、綠色生態、減碳成果等,助力更多中國伙伴加快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雙轉型,合力推進雙碳目標加速落地。”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表示。
關鍵詞: 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