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景林資產、淡水泉、重陽資產、仁橋資產等百億級私募倉位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同時,多家頭部私募基于對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持續展開自購。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中長線資金而言,當前或是布局和優化組合較好的時機。
知名機構倉位積極
(資料圖片)
三季度以來,市場震蕩盤整,但知名百億級私募倉位較為積極。
景林資產旗下的FOF月報顯示,截至9月末,該基金倉位水平超九成,其中港股、A股和美股配置比例分別為44.32%、27.68%和21.59%。
重陽投資相關人士近日透露,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市場可能正在孕育新一輪的結構性行情,因此公司旗下基金9月提高了倉位,目前倉位處于較高水平。
仁橋資產創始人夏俊杰表示,當前組合保持著歷史上最高的股票倉位。北京另一家平臺型私募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大多數基金產品倉位超八成。
好買基金公募倉位測算周報顯示,截至10月16日,偏股型基金倉位為58.14%。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分別為80.27%和55.19%,較上一周分別上升2.43和3.88個百分點。
機構持續自購
除了保持高倉位,基于對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多家私募大機構不約而同選擇自購。
淡水泉在近期的客戶交流中坦言:“自有資金跟投產品是淡水泉的傳統,去年以來,公司在14個月的開放日均跟投了產品,最近一次跟投是在9月底。”
九坤投資自今年3月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股票型資管產品。每月定投金額為1000萬元,定投周期為3年。
一位百億級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公司在9月便對旗下基金進行了跟投,自購規模超1億元。跟投產品是常態,由于看好市場中長期投資價值,公司9月的跟投金額相對較大。”
除了頭部私募,10月以來超20家公募基金宣布自購。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分析稱,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機構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基金,有助于恢復市場信心。近年來越來越多機構選擇用自購的方式將自身利益與投資人綁定,多家百億級私募更是采取紀律性跟投,這不僅是資管行業走向成熟的表現,還有利于優化投資人持有體驗。
看好中長期投資價值
展望后市,私募機構持樂觀態度。
“當前市場估值較低,后續業績底部將顯現,經濟也會逐步修復,對于保持并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如今應重倉買入并長期持有。”景林資產表示。
合遠私募合伙人莊琰分析稱,國內溫和的貨幣政策環境相對明確,且政策獨立性較強,預計將為經濟發展提供較好的金融環境。原材料成本、海運費等要素的快速上行階段或已過去,相關產業鏈預計也會保持較高的景氣度。未來應積極把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煜德投資認為,目前來看,市場對于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預期較低,后續業績表現若超預期,將帶動大盤逐步修復估值。
關鍵詞: 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