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伊麗莎白·特拉斯20日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和執政黨保守黨黨首職務。特拉斯稱,鑒于現在的形勢,她不能實現保守黨選舉時許下的承諾。
英國保守黨將在未來一周內完成領導人選舉。投票將在10月28日結束,新領導人將于10月31日上任。
【資料圖】
機構評論稱, 隨著經濟前景變得更糟,投資者對英國央行加息的預期仍有足夠的失望空間。而隨著特拉斯辭職,如果財政政策回歸正統,在加息方面失望的可能性更大。
英國經濟恐陷衰退
去年冬天以來,英國通脹率居高不下,今年4月至7月接連刷新40年來新高。由于食品成本飆升抵消了汽油價格下跌的影響,9月通脹率重回7月時創下的40年來最高水平10.1%。
英國通貨膨脹率走勢
英國央行認為通脹率將在年底前達到13.3%的峰值,而投行的預測一個比一個激進。花旗預測,英國通脹率將在2023年1月突破18%;高盛則警告稱,2023年初英國通脹率甚至可能超過22%。
英國小企業聯合會(FSB)調查顯示,其最新的小企業信心指數從-24.7降至-35.9,這是除新冠疫情封鎖時期之外的最差表現。該調查在9月20日至10月4日進行,涵蓋了自英國首相特拉斯9月23日公布的經濟計劃引發英國資產歷史性下挫以來的大部分時間。
英國招聘與就業聯合會(REC)涵蓋7月至9月底的另一份報告也顯示,企業對經濟、招聘和投資的信心急劇下降。
這些調查凸顯英國經濟衰退的威脅,以及新任財政大臣亨特在扭轉英國經濟方面面臨的艱巨任務。
高盛稱,“考慮到增長勢頭減弱、金融狀況明顯趨緊,以及從明年4月開始征收更高的公司稅,我們進一步下調了英國經濟增長預期,現在預計英國將出現更嚴重的衰退。”高盛預計英國經濟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將分別收縮0.4%和0.3%;對2023年的年度增長預測已從-0.4%下降至-1%。
財政政策危機“教訓深刻”
在砸下400億英鎊的能源補貼幫企業過冬后,9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價值450億英鎊的“歷史性”一攬子減稅計劃,包括下調公司稅、最高稅率、所得稅基本稅率,同時大幅削減印花稅等措施。
然而這項措施被認為是給富人減稅,將加劇英國國內的不平等,投資者也認為在沒有削減政府支出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推出大規模減稅政策會導致財政赤字擴大。
英國政府宣布減稅措施后,英國市場波動性急劇上升,金融穩定性受到嚴重威脅,引得央行出手購債救市。
英國新任財政大臣亨特(Jeremy Hunt)上任不到一周便拿出了“可持續”的財政計劃,推翻了幾乎所有前任公布的減稅計劃,并打算祭出加稅和削減公共支出的組合拳。
亨特表示,此前擬定的財政政策對前景過于“盲目樂觀”,并且忽視了普通民眾的基本訴求,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他強調,在當前復雜且充滿挑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利用借貸來資助減稅“行不通”,降低富人稅更是一個錯誤。
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托斯滕·貝爾表示,初始規模為450億英鎊的減稅措施至今近半數已被取消,但剩余的減稅措施以及愈加低迷的經濟前景仍將給政府融資制造難題。近期的市場動蕩表明,經濟政策制定不是一場游戲。
英國央行前行長卡尼稱,英國當前的危機帶來了重要的經驗教訓,即需要制定可靠的宏觀經濟政策。可靠的貨幣政策和令人信服的財政政策將得到回報,但犯錯將受到懲罰,英國的情況是,先是宣布了無資金來源的大規模減稅計劃,然后在市場暴跌之際被迫取消減稅措施,這也說明了不同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例如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英國的減稅計劃有利于富人,由此產生的危機表明,確保政策具有包容性“至關重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曾公開批評英國減稅政策,稱相關政策可能“加劇不公”并增加物價上漲壓力。鑒于包括英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通脹壓力上升,不建議在這一節點實施大規模且沒有針對性的財政計劃,財政政策不能與貨幣政策目的相左。
據英國泰晤士報,英國財政大臣亨特可能會推遲發布財政聲明(原定10月底發布)。下任首相對財政計劃預計先要審閱才能對外發布。亨特仍考慮10月31日這一發布期限,消息人士表示,延期發布在所難免。
英國央行面臨艱難權衡
特拉斯短暫任期的一個教訓是,在高通脹時期,任何通過減稅或增加支出來刺激經濟的嘗試都可能引發央行的抵消性反應。在減稅計劃推出后,英國央行官員曾表示,加息幅度預計將比宣布減稅措施前的更大,這將進一步推高一年來一直在上升的家庭和企業的借貸成本。
特拉斯宣布辭職后,投資者對英國央行11月加息100個基點的押注降至8%,對加息75個基點的押注上升至92%。市場預計英國央行的關鍵利率2023年將從目前的2.25%升至5.25%左右的峰值。
英國央行副行長布羅德班特(Ben Broadbent)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英國加息幅度是否需要達到投資者的預期。他還警告稱,如果市場預期得以實現,經濟將遭受打擊。面對通脹飆升,“收緊政策的理由顯而易見”,但由于價格上漲,需求將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如果利率沿著當前路徑上升,可能導致GDP下降5%。官方利率的上調幅度是否必須達到金融市場目前所預計的水平,還有待觀察。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在7月份的演講中表示,將通脹率持續恢復到2%的水平仍是央行的絕對優先任務,但在高通脹和增長疲軟的情況下,央行需要作出艱難的權衡,這種權衡能很好地解釋為何英國央行去年12月份開始逐步提高利率,在首次加息后以25個基點的幅度遞增。
英國利率走勢
萬神殿宏觀經濟公司經濟學家湯姆斯(Samuel Tombs)指出,盡管英國經濟正逐漸陷入衰退,但9月的通脹數據將使央行決策者面臨大幅加息的壓力。“距離成功控制通脹,英國央行貨幣決策委員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說道。
彭博評論稱, 隨著經濟前景變得更糟,投資者對英國央行加息的預期仍有足夠的失望空間。而隨著首相特拉斯辭職,如果財政政策回歸正統,在加息方面失望的可能性更大。在英國政府發布了糟糕的財政政策、毀滅了財政公信力之后,英國利率的上漲幅度遠超其他國家(英國政府現正瘋狂地試圖恢復財政公信力)。
英國央行將于11月3日再次宣布關于利率的決定。許多投資者認為,它要么將利率從目前的2.25%提高到3%,要么提高到3.25%,兩者都將是比以往力度大得多的舉措。
英鎊可能再度走軟
除了通脹危機,今年英國金融市場也是動蕩不安。美銀調查顯示,在特拉斯就任英國首相后的一個月內,全球投資者對英國股票的配置環比下降了9%,凈33%的投資者在減持英國股票,為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英鎊兌美元下跌16.59%;英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年初飆升了315%,破4%。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密切關注金融市場的形勢。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將在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全面評估英鎊匯率下跌和英國政府財政計劃的影響,并采取相應行動。
三菱日聯繼續看跌英鎊在未來幾周的走勢。分析師認為,盡管“稅收增長計劃”引發的信心崩潰可能不會重演,但分析師對市場樂觀預期持謹慎態度,英鎊可能再度走軟。市場預計,新任財政大臣亨特在10月31日公布他的新計劃時,可能會要求政府更激進的削減開支,通過增加稅收彌補財政缺口。
摩根士丹利更是悲觀地預測,到年底時英鎊將與美元達到平價,無論是匯率干預還是英國央行緊急加息都無法阻止英鎊貶值。英鎊同時面臨三項獨特挑戰:對風險資產的敏感度高、對歐洲滯脹和能源沖擊的風險敞口以及外部失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