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國內第一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誕生,至今已滿四周年。養老目標基金以追求養老資產長期穩健增值為目標,近幾年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規模不斷擴大,成為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產品。
今年是養老目標基金發展過程中又一里程碑,主要體現在政策暖風頻吹:一是6月24日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的框架和要求。二是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 7.5%降為3%,并且該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今年個人養老金政策的最大亮點在于稅率優惠。可以看到,稅率降低幅度相當可觀,顯著降低了領取階段稅率,有效提高優惠人群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積極性,更好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有投資者關心“12000元的抵扣上限是否偏低?”從實際情況看,這一上限意味著每月稅前扣除上限為1000元,考慮了當前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實際繳費狀況,也考慮到目前個稅稅前扣除中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項目。
同時,抵扣額度不能與現狀脫節,額度過高容易導致投機并可能引發其他風險,當前每年12000元的抵扣額度設置比較符合現狀也較為合理。未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預計政策方面會逐步提高繳費上限。
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助于加速中國居民資產配置由不動產與存款向金融資產轉移,為資本市場帶來新類型長期資金。農銀匯理基金在2019年開始布局養老目標基金,目前有兩只目標日期型養老FOF產品。在FOF管理上秉承以資產配置為核心、量化與主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基金優選,力爭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健的收益。
當前,中國經濟維持弱復蘇的狀態,貨幣政策寬松,消費、地產都將有所恢復,預計四季度可以看到較明確的政策預期。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我們長期看好中國A股市場,但在疫情出現局部反復的背景下,作為養老目標型基金經理,將以謹慎態度選擇股債資產配置方案。(基金經理 周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