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數跌2.38%,月內跌幅達到4.13%。不過,南向資金越跌越買,本月以來的8個交易日均實現凈買入。
19日,南向資金繼續實現凈買入,合計超21億港元(約合20.24億元人民幣)。其中,港股通(滬)凈買入超8億港元(約合7.36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深)凈買入13億港元(約合12.88億元人民幣)。
同花順數據顯示,在13日~18日這4個交易日,南向資金每日凈買入金額均超過40億元。統計結果顯示,本月以來,南向資金合計凈買入250.1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9月至今南向資金只有4個交易日出現了凈流出。
數據還顯示(至本月18日),月內被凈買入股份數最多的港股通股票為協鑫新能源,被南向資金買入11.7億股;國美零售被買入4.25億股,阿里影業、旭輝控股集團、碧桂園、天譽置業、商湯-W被買入股份數均超過1億股;中國電信、中國華融、小米集團-W等被買入股份數居前。
從交易金額看,月內港股通頻頻被買爆的個股有騰訊控股、美團-W、藥明生物、理想汽車-W等。數據顯示,本月以來,港股通成交活躍股中,騰訊控股被凈買入約52.48億元,藥明生物被凈買入約15.43億元,理想汽車-W被凈買入約14.17億元,美團-W被凈買入約10.3億元,中國移動被凈買入約7.24億元。
港股上市公司也積極“抄底”。近來騰訊控股、友邦保險、小米集團-W、京東健康、中遠海運國際、長實集團、渣打集團、東亞銀行等多家港股公司頻頻回購。
平安證券認為,在上市公司層面不斷加大回購或大股東紛紛增持背景下,港股上市公司的價值底部已經凸顯。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馨元表示,當前港股具備一定底部特征,港股短線或有反彈,但反轉仍需等待內外拐點;底部震蕩階段建議高股息低波動+低PEG啞鈴型配置,并關注業績預期改善的醫藥生物、傳媒、食品飲料、計算機等板塊。
天風證券分析師孔蓉指出,短期看港股悲觀情緒釋放較為充分;展望未來,考慮到中國宏觀經濟處于復蘇周期,投資者不應再悲觀,今年四季度穩增長措施進一步發力值得期待。港股即將迎來三季度業績期,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三季報。(記者 詹鈺葉)
關鍵詞: 南向資金越跌越買 月內凈買入超21億港元 香港恒生指數 南向資金 騰訊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