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低成本、高流動性很容易吸引資金低位布局。從以往經驗來看,ETF的資金流動與標的指數走勢通常呈現負相關性,即低買高賣。在相關指數快速上漲時,ETF一般出現凈贖回,指數快速下跌時,則出現凈申購。
9月中旬以來,A股持續走弱,但部分資金開始借助ETF抄底。根據同花順統計,從9月13日至10月12日的一個月里,股票型ETF整體資金凈流入約574億元。其中,部分寬基ETF獲得了數十億至上百億的資金流入。
寬基ETF是指跟蹤寬基指數,其所代表的不同類型的規模指數反映了A股市場中不同規模特征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ETF,都屬于寬基ETF。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均有上百億資金抄底,最近一個月分別流入126.4億元和109.4億元。
份額方面,華夏上證50ETF近一個月增加45.2億份,增加比例為23.3%;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近一個月增加26.27億份,比例為23.6%。此外,最近一個月寬基ETF增加比例超過兩成的還有易方達創業板ETF、富國中證1000ETF等。
數據還顯示,華寶中證100ETF基金節后3個交易日連續獲資金大舉凈申購3.17億元,基金份額凈增長3.62億份,激增六成,已成為兩市規模最大的中證100ETF基金。
成長屬性較強的科創板和創業板相關ETF的關注度也較高,如部分科創板50指數ETF、創業板指數ETF份額凈增長均超過10億份。
行業ETF方面,最近一個月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華夏恒生科技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等凈流入逾10億元。
10月10日,就在滬指跌破3000點大關之際,全市場629只股票ETF單日份額增長22.38億份,按照成交均價計算,單日資金凈流入合計34.31億元。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證指數有12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在這12個交易日里,有11個交易日股票ETF均出現逆勢吸金。4月25日,上證指數大跌5.13%,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股票ETF吸金超百億。
對此,東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部分資金通過購買寬基ETF可以有效的分散風險,避免個股或行業出現黑天鵝事件導致大跌。從近期滬深300等寬基ETF的凈流入來看金額較大,可能是有類似險資、社保或國家隊的資金大筆申購。”
“ETF份額的逆勢增長體現出部分資金對后市的看好,”深圳一位私募高管分析稱,“近期有部分資金借助ETF抄底,整體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不過,此舉能否推動市場的企穩反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