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季擾動因素已過,時隔6個交易日,央行7天期逆回購操作重回“地量”規模。人民銀行9日早間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開展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00%與此前持平;鑒于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20億元。
受益于9月末財政資金投放以及國慶假期后現金回流,10月初流動性總量無憂,縱使央行在節后兩個交易日回籠流動性近6000億元,資金面仍保持均衡偏松態勢。
(資料圖片)
節后首個交易日(8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短端利率大幅走低,DR001、DR007、DR014分別回落約40BP、55BP及120BP,報收1.6339%、1.5412%、1.4289%,隔夜與7天、7天與14天品種間均出現倒掛。
當日隔夜資金成交量占比重回90%上方,14天資金成交額則大幅回落,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成交量總計為2.29萬億元,相比下此前一周(9.23-9.30)的平均值為4.97萬億元。
受無逆回購到期影響,9日公開市場轉為小幅凈投放,早盤開盤隔夜利率繼續走低,但7天期品種有所上行,二者之間結束倒掛。截至發稿,DR001、DR007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報1.1906%、1.8134%,較前一交易日下行44.33BP、上行27.22BP。
信達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一爽表示,國慶假期后現金的回流效應、繳準基數季節性回落,以及季初月份央行通過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集中投放都對資金面形成一定支撐。
不過再往后看,“隨著5000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集中發行,10月地方債凈融資或約達4800億元,并且10月通常為財政支出小月,預計政府存款或環比增加7800億元,將對流動性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資金面或仍有起伏。” 李一爽說。
此外,從整體宏觀貨幣環境來看,中信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助力經濟邁過“回穩最吃勁的節點”需要央行維持一個相對低位穩定的利率環境,以“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因此,10月份央行或更加積極的展開流動性總量的細調微調以維持資金利率中樞基本不變,但各類海內外擾動因素的存在可能也會加大資金面時點性波動概率。
另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SL)1082億元,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為26481億元。這也是2020年2月以來,PSL余額首次出現凈增長,意味著這一工具已被重新激活。
業內人士表示,PSL工具時隔多年再發力,有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領域融資支持,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此外,央行還可通過PSL引導中期政策利率。”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說。目前人民銀行網站最后一次公布的PSL利率為2.75%(2015年11月),低于目前1年期MLF利率(2.85%),且PSL的期限更長,一般在3-5年。
據了解,PSL是央行長期基礎貨幣的投放工具,主要面向政策性銀行,為棚戶區改造、重大水利工程貸款、人民幣“走出去”項目貸款等特定政策或項目建設提供資金,采取質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級債券資產和優質信貸資產等。
關鍵詞: 隔夜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