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期間,實物黃金的消費熱度延續回升勢頭,上海不少金店的客流量明顯增長。專家認為,目前市場的相對低價是買入黃金的較好時機,但作為金融屬性較強的投資品,實物消費并不主導黃金價格走勢,受主要經濟體繼續加息緊縮貨幣等預期影響,四季度金市或繼續疲軟。
國際市場跳漲 國內實物消費延續熱度
不到一周,國際金價累積漲幅已接近3%。數據顯示,國內黃金市場“十一”長假休市期間,國際金市再次跳漲,紐約、倫敦兩地市場金價均重返每盎司1700美元上方,到7日,國際市場電子盤較前一周仍上漲約每盎司50美元。
(資料圖)
國際金價的上漲讓國內實物市場的消費更有底氣。“如果是在國慶前買入投資金條,扣除回購手續費后也會有所盈利。”每年固定買入金條的投資者黃先生告訴記者,國際局勢持續動蕩,金價卻跌至多年來的低位,這一狀況讓市場的每一次反彈都吸引一些投資者入場。
“十一”長假期間,記者走訪部分上海金店了解到,黃金實物消費基本延續下半年來的市場熱度。“接待的顧客可能比假期前多了20%左右,經手的銷量可能也在10%以上。”老廟黃金一位銷售員李萍告訴記者,金價相對比較低已成為不少消費者出手買入的重要推動因素,加上假期能讓一些消費者尤其是上班族走入門店,也帶動了包括古法金飾、玫瑰金飾等金飾品的消費。
作為衡量市場消費狀況的重要指標,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上海本地黃金溢價顯示,8月份來這一溢價已震蕩上漲,到9月底,上海市場價格相比海外市場一度高出每盎司50美元,目前這一溢價水平仍在每盎司30美元以上,與另一黃金消費大國印度持續的折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溢價部分是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部分也是國內市場的消費強勁驅動,即消費者愿意支付比國際市場更高的價格買入黃金。”黃金市場分析師程偉介紹。
投資是市場關鍵 四季度金市或繼續疲軟
作為大眾熟知的投資品,實物黃金消費的回升能否拯救低迷的金價?“常言道‘亂世買黃金’,但今年以來,從俄烏沖突到歐美通脹擔憂,從糧食危機、歐洲能源危機再到大國地緣政治博弈、氣候危機等等,沖擊、動蕩不斷,金價卻反而震蕩走低。”程偉表示。
今年來金價基本走出“倒Z型”走勢,年初受俄烏沖突帶動一度沖上每盎司2000美元大關,但隨著美元走強,市場的衰退交易升溫,金價持續回調,從3月初到9月底,近7個月時間金價連破兩千、千九、千八、千七四大整數關口,一度回到1640美元附近,市場跌幅高達20%,目前金價盡管回到每盎司1700美元上方,年內市場累積的跌幅仍達6%,幾乎是2021年全年市場跌幅的兩倍。
伴隨金價的下跌,黃金的投資需求持續下降,并再次與價格形成負反饋效應。此前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到8月底,全球黃金ETF基金持有的黃金已連續4個月賣出。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則顯示,目前投資者持有的黃金期貨期權已轉為凈空頭,顯示出投資者對后市的預期仍不樂觀。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消費并不主導黃金價格走勢,更多是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對此,黃金市場專家蔣舒表示,從長期走勢來看,黃金ETF持倉與金價趨勢高度正相關,金市后期還看投資需求的漲落。
實際上,不少機構分析,目前海外經濟體高通脹帶動的貨幣緊縮以及衰退預期,都不支持黃金貴金屬價格的強勢。“近期市場的反彈更多是市場預期歐洲貨幣緊縮或放緩的預期帶動,但美元緊縮的預期仍強烈,年內剩余時段,金市大概率仍是弱勢震蕩,進而使投資、消費繼續凸顯分化的格局。”對此,程偉等業界專家預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