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資料圖片)
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反對金融機構“脫實向虛”,唯利是圖。本文主要分析四大國有銀行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情況。
新華財經北京9月28日電?按照相關政策文件精神,衡量國有大型商業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力度的主要指標包括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及變動情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有貸戶數及變動情況、貸款利率及變動情況。
2022年中報披露數據顯示,四大國有銀行中,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占比兩項指標均位居榜首。中國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最低,但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及有貸客戶數均倒數第一,貸款占比也低于均值。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建行最高 中行墊底
根據中報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建設銀行的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高,該行貸款余額達2.14萬億元;其次是農業銀行,貸款余額為16973.05億元,中行則墊底,為11050億元。
圖1:國有四大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
從增速來看,農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速較快,達28.4%,建設銀行則相對較慢。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比:中行、工行連續兩年較低
除了貸款余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也是一項關鍵指標。
財報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位居四大行首位,其次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連續兩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均較低。
圖2:國有四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在總貸款中占比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最高,為10.52%,中國銀行及工商銀行占比分別為6.53%和6.27%。
有貸客戶數:農行、建行超200萬戶 工行、中行不足百萬戶
信披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農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客戶數最多,為241.58萬戶;其次是建設銀行,有貸客戶數為225.2萬戶。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有貸客戶數均不足百萬戶,其中,中國銀行的有貸客戶數最少,未到70萬戶。
圖3:國有四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客戶數
較2021年末相比,農業銀行有貸客戶數增加50.03萬戶,有貸客戶數量增長最高,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分別較2021年末增加31.53萬戶和12.3萬戶。
整體來看,截至2022年6月末,國有四大行的有貸客戶數量較上年均有增加,但中國銀行有貸客戶數存量及增加量在四大行中均墊底。
新發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中行最低、建行較高
小微企業除了“融資難”外,融資貴也是共性問題,因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也是監管政策積極引導的方向。
數據顯示,四大國有銀行上半年新發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均在4%左右。其中,中國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最低,為3.87%。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分別為3.95%和3.9%。建設銀行相對較高,新發貸款利率為4.08 %。
圖4:國有四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
與上年末相比,四大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均有下降。其中,工商銀行的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最大,較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其余三家銀行的降幅在0.08至0.15個百分點之間。
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是衡量國有大行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指標。總體而言,國有四大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強,較好履行的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
中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略低于其他三家銀行,在這一指標上表現較好。但是,中行在前期貸款余額和有貸戶數均較低的情況下,增速也不占優,體現出該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仍然有提升空間。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編輯:丁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