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23日電 (丁晶 王媛媛)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美聯儲加息擾動有限 中國資產具配置性價比
(資料圖片)
相較于隔夜美股的大跌,9月22日A股市場顯示出較強的抗跌性。受美聯儲“鷹”聲驚擾,美股三大指數當地時間9月21日收盤均下跌約1.7%;9月22日,A股三大指數盤初波動后窄幅震蕩,而上證指數收盤僅下跌0.27%。機構人士表示,在美聯儲加息周期內,中美貨幣政策表現分化,中國資本市場受到國內經濟發展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更大,A股市場受美聯儲加息的影響相對有限。經過回調之后,A股和港股估值水平已回落至歷史低位區間,中長期看,估值回歸是必然趨勢。當前時點,中國資產具備配置性價比。
??產業園公募REITs供需兩旺
9月22日,上交所公示國泰君安臨港創新產業園REIT基金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基金募集期內獲得廣大投資者踴躍認購。 數據顯示,9月以來,共有3只產業園公募REITs產品落地。至此,公募REITs即將擴容至20只,產業園REITs擴容至7只,數量上將位居首位,發行規模僅次于高速公路REITs。業內人士指出,基于我國優質的產業園資源以及產業園較為穩定的運營表現,產業園公募REITs市場成長空間較大,未來或存在擴募潛力。
??盤活限額空間 地方專項債助力穩經濟
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將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據了解,各地近期已在研究盡早使用新發行的專項債資金,確保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包括盤活專項債務結存限額和設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內的增量政策落地顯效,基建投資增速料進一步加快,助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上海證券報
??億元回購此起彼伏 上市公司斥真金強信心
A股上市公司回購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晚10點,包括順豐控股,本月共有22家公司拋出股份回購預案,其中13家公司計劃回購金額在億元以上。從進展來看,10家公司的回購方案已在實施中。分行業來看,9月以來,醫藥行業公司的回購積極性最高,共有6家公司推出回購計劃。除醫藥行業外,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的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將回購提上日程,用真金白銀力挺公司股價。?
??9月新股破發比例上升 打新熱情降溫
近期,新股市場情緒趨冷,投資者打新熱情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本周以來共有11只新股上市,其中6只新股遭遇破發,破發比例較此前幾月大幅提升。國元證券分析團隊分析稱,市場行情是影響新股上市表現的一大因素,在市場行情較好時,不易出現破發現象,而在市場下行期,破發現象更易出現。新股破發占比會隨著發行價格、首發市盈率、前20個交易日發行新股數量和前20個交易日發行新股募資總額的上升而增大。
??緊跟銀行“降息” 部分券商下調保證金活期利率
繼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后,證券行業也加入“降息”行列。誠通證券、信達證券日前均在官網公告,從9月21日起將客戶保證金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調為0.25%。截至發稿時,未發現有更多券商跟進。多家受訪券商表示,目前未對客戶保證金活期利率進行調整。不過,也有券商表示,下調保證金活期利率是大勢所趨。受訪人士稱,保證金活期利率下調對個人投資者影響不大,因為大部分投資者已經申購了保證金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遠高于活期利率。不過,在“降息”的大趨勢下,保證金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記者注意到,目前尚未有券商主動調整兩融利率。大部分券商的兩融基準利率已有7年沒有進行調整。
證券時報
??增強參保人獲得感 個人養老金制度還需多做“功課”
從全球老齡化、少子化的發展歷程看,公共養老體系難堪重負,可持續發展日益遭遇嚴峻挑戰,引入個人賬戶便在過去近四十年里成為很多國家完善養老體系的不二選擇。一個專屬養老金賬戶,不僅僅是資金規模和產品類型的簡單展示,其背后離不開政策制度保障和成熟金融市場護航。
??落地廣州南沙 廣東省數據交易所即將上線
9月22日,記者從廣東省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廣東省數據交易所籌建工作已接近尾聲,落地廣州南沙,近期將正式運營。此外,廣東將在全國率先探索成立數據合規委員會,建立合規會審機制,進一步確保數據資產合規登記的權威性。
??最高法:將盡快完善內幕交易等刑事司法解釋
9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人民法院依法懲治金融犯罪工作情況暨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長馬巖在會上表示,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加大懲處犯罪力度,依法從重從嚴懲處非法集資、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洗錢等金融犯罪。盡快制定、修改完善洗錢、騙取貸款、貸款詐騙、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等刑事司法解釋。
證券日報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9月21日,萬孚生物公告稱,基于持續看好公司發展前景,以及為在弱勢市場下穩定股價和增強投資者信心,公司實控人決定提前終止相關減持計劃。截至9月22日,今年以來,共有110家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宣布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從動因來看,看好公司發展前景、提振市場信心是主流原因;也不乏基于資金需求變化、離職影響等考慮終止減持。另外,在做出提前終止減持決定時,多家公司重要股東還作出了特定時期不減持承諾,甚至拋出增持計劃。
??兩桶油等巨頭發力“車電分離” 換電行業或進入標準化時代
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由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上汽集團、寧德時代、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投資的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將助力構建車電分離完整生態,打造標準化平臺,為新能源車主帶來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優質出行體驗。中國石化攜手4家企業入局,有望進一步普及換電模式,推動標準統一,加速網點布局,提升用戶體驗。
??避險需求支撐 國際金價表現“淡定”
對于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金價而言,盡管美聯儲再度加息75個基點的消息對其形成一定擾動,不過,從9月22日國際金價的表現看,似乎略顯“淡定”。截至9月22日15時30分,紐約商業交易所(COMEX)黃金主力10月合約報收于1657.1美元/盎司,僅小幅下跌0.52%。從本周情況看,國際金價始終在1660美元/盎司附近上下波動,期間最大價差只有35.5美元/盎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