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20日電?(丁晶 王媛媛)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上海證券報
??中證500ETF期權在上交所上市?首日交易平穩
(資料圖片)
9月19日,中證500ETF期權合約品種在上交所鳴鑼上市。從上市首日全天成交情況看,中證500ETF期權整體交易平穩,基本符合預期。具體而言,中證500ETF期權正式上市交易的合約總數為72個,包括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兩種類型,4個到期月份(2022年10月、11月、12月和2023年3月)和9個行權價序列。首日全天總成交量26.78萬張,其中認購期權10.56萬張,認沽期權16.21萬張;權利金成交額2.29億元,成交面值155.3億元,總持倉量11.01萬張。
??2022年新三板分層收官 共557家公司新進創新層
9月19日,隨著星和眾工等42家掛牌公司調入創新層,全國股轉系統完成今年第四次創新層進層,2022年新三板分層工作收官。本次進層工作是新三板首次實施下半年分層,也標志著分層制度改革后的首年度創新層進層工作全部完成。至此,總計有557家新三板基礎層公司新進入創新層,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總數達到1723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三成,層級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A股公司“結伴”搭乘新能源產業“順風車”
9月18日晚間,美聯新材、七彩化學公告稱,雙方將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項目”,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這是A股上市公司“結伴”拓展新能源產業鏈、搭乘新能源汽車“順風車”的一個縮影。近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或達成相關合作,加快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拓展步伐。
??“保殼”迫在眉睫 多家*ST公司另類創收遭問詢
9月以來,已有數十家*ST公司收到滬深交易所半年報問詢函,其中,*ST科林、*ST大通、*ST圍海等多家公司營收增長合理性引起交易所關注,業務模式、經銷模式、在手訂單等細節均被問詢。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突擊賣資產增厚利潤不同,今年不少*ST公司為了保殼,上半年就在“營業收入”上下功夫。不過,面對退市新規中“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的退市指標,那些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殼公司”想通過炫財技、走“捷徑”,最終將成“無用功”。
中國證券報
??14天逆回購操作重啟 護航跨季跨節流動性
逐漸臨近月度稅期高峰和季末長假時點,9月19日,人民銀行重啟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釋放護航流動性平穩跨季跨節的清晰信號,同時,操作利率跟進下降10個基點。當日,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凈投放120億元。市場人士預計,今后一兩周,人民銀行可能將繼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并適時適度增加資金供應,以保持季末及國慶節假期前的貨幣市場穩定。
??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為LPR下行積蓄空間
為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成為當下實施貨幣信貸政策的關鍵著力點。發揮價格機制調節作用仍是重要思路之一——在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基礎上,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潛力,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從而激發信貸有效需求。國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近期接連下調存款利率。對此,專家表示,市場利率低位運行及存款利率穩中有降,為商業銀行進一步“減負”,也將為下一階段LPR下行創造條件。
??提前布局個人養老金模塊 多家銀行進軍第三支柱藍海
《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以來,多家銀行紛紛籌備個人養老金賬戶管理制度建設、系統搭建、人員部署等各項工作,目前已有成果。統計發現,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相繼在其官方APP中推出個人養老金專屬板塊。業內人士指出,銀行作為提供賬戶設立、產品發行與銷售、投資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和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機構,居于個人養老金制度運行的中樞地位,預計各家銀行將在第三支柱藍海展開激烈競爭。
證券時報
??穩價政策持續顯效 自繁自養生豬頭均盈利破千
中秋節前后,受旺季需求增加預期提振,維穩多時的生豬市場再起漲勢。不過9月份以來,放儲政策持續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防范豬價過快上漲起到制約作用,供需端博弈依然持續。當前,自繁自養下生豬頭均盈利理論值已破千元,豬糧比也處于合理區間上沿。在保供穩價政策的作用下,疊加市場對二次育肥等影響預判,今冬生豬市場或難出現大幅上漲的局面。
??網紅豪宅盤入市 深圳樓市“金九”成色漸顯
網紅豪宅盤相繼入市也讓平靜的深圳樓市有所升溫,招商璽家園、前海頤城棲灣里等動輒過千萬的豪宅項目終于在“金九銀十”相繼亮相。有參與招商璽家園打新的購房者表示,關注該項目的主要原因還是其定價與周邊二手房存在較大價差。有業內人士表示,豪宅屬性強的新盤依然受購房者歡迎,在他們眼中,豪宅還是屬于“硬通貨”。在2020年,深圳的網紅盤“打新”成為現象級事件,不僅“日光盤”頻現,還引發了監管部門的調控。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經過一年多的深度調控,加之經濟環境的變化,不管是剛需還是改善型購房者都已變得越來越冷靜,許多網紅豪宅盤的銷售也未如市場預期那般火爆。
??郭廣昌又減持 一天拋售超2600萬股新華保險 持股已低于“關鍵比例”
新華保險19日晚公告,復星國際于9月15日減持公司2615.95萬股H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0.84%,本輪減持后,復星國際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將降至4.9999%,低于5%這一重要持股比例,后續動作將引發遐想。今年以來,復星系減持動作頻頻,在接連出售泰和科技、青島啤酒、豫園股份等上市公司股份后,近日又拋出減持復星醫藥、金徽酒的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含減持計劃在內,復星系累計減持金額超百億元。
證券日報
??隆基綠能再創P型晶硅電池效率紀錄 光伏發電成本有望再降
近日,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隆基綠能采用自主研發的摻鎵P型硅片制備的硅異質結電池(P-HJT)獲得效率新突破:在摻鎵P型全尺寸(M6,274.3cm2)單晶硅片上,隆基綠能將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推高至26.12%。
??多個家電巨頭分拆新興業務上市 探索多元化規模擴張之路
9月18日晚間,長虹美菱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科美菱正在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并于9月16日晚間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中科美菱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除中科美菱外,長虹控股集團旗下多家企業亦在謀求上市。經過新一輪轉型,長虹控股集團、格力電器、海爾集團等老牌家電企業的孵化器角色越發凸顯,均在探索多元化規模擴張之路。
??資本市場助力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驅動發展 “雙創”板塊集聚效應凸顯
今年以來,資本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高端裝備制造業涌現出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上市公司,引領產業優化升級。今年以來,已有37家高端裝備制造業公司登陸A股,主要集中于創業板與科創板,廣泛覆蓋機械設備、國防軍工、電力設備等行業,募資額合計423億元,在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位居前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