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盤延續回調格局,但跌幅已明顯收窄。周一,滬指低開震蕩,盤中回落至3100點整數關口止跌,收盤跌幅小幅收窄。深成指全日走勢同滬指相仿,雖未能翻紅,但跌幅也出現收窄。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115.6點,下跌0.35%;深成指報收11207.04點,下跌0.48%;創業板指報收2350.38點,下跌0.72%。滬深兩市成交量出現近兩成的萎縮。北向資金方面,在持續3日凈賣出后終于開始回流,全天北向資金凈買入超16億元。
盤面上,酒店餐飲、旅游、釀酒、工業母機等板塊逆勢反彈,金融科技、信創、東數西算、航空等板塊則處在板塊跌幅榜前列。
“隨著風險持續釋放,大盤或將出現反彈。”華安證券表示,近期市場的下跌已呈現出明顯的加速和情緒化反應特征,這通常意味著市場的悲觀情緒已得到了快速釋放。展望后市,市場情緒仍可能處于較大波動中,但市場目前沒有系統性下跌風險,同時考慮到近期市場對外部事件沖擊進行了較為充分的反應,隨著部分風險事件的落地以及國內經濟彈性回升、政策偏積極,市場反彈條件具備。
中信證券分則認為,9月以來,海外市場快速加息預期持續升溫,貿易爭端擾動密集出現,增量資金有限,持倉結構失衡,激烈預期博弈加劇市場波動,當前市場狀況優于4月,存在左側配置機會,但最穩妥的右側入場時機預計還在10月份。
短期而言,大盤在經歷上周快速回調后跌幅收窄,成交明顯萎縮,是否意味著調整即將結束?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名金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位置的調整仍具有不確定性。雖然從空間上看,在基本面以及政策面整體穩定之下,指數調整中或得到價值股支撐,畢竟穩增長對權重股的提振還是有的。但是,調整的時間周期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此次影響因素更多在于海外。一方面,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并沒有放緩,對市場仍有壓力;另一方面,歐洲能源危機仍在發酵,干擾仍有反復。此外,國內的長假效應以及重要會議前可能的觀望情緒,或令市場資金面難以形成反彈合力。”
“操作上還是建議管住手,靜觀其變。”李名金表示:“中秋節后,國內外干擾因素四起,指數連續下挫后市場情緒低迷,大盤連續收陰,滬指最高累計跌幅達150點,調整周期或將加長,企穩仍需要時間,因此,短期不建議投資者隨意出手,可耐心等待階段底部來臨。”(本報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