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債市保持弱勢盤整,中秋節前盤面“對利好鈍化,對利空敏感”態勢延續,市場心態微妙變化導致行情走弱,在匯率貶值壓力加大、地產限購松綁、經濟數據邊際好轉等一系列利空沖擊下,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上移。資金面月中基本均衡,后半周略有收斂。隨著季末的臨近,機構規避風險的情緒明顯,跨月資金價格偏高。
市場觀點稱,短期來看,債市的調整可能仍未結束,后續可能需要超預期的利好或者超預期的利空來打破這種糾結的行情。不過,債市尚未到轉向之時,久期策略和杠桿策略依然占優。如果市場還有階段性調整,可能會提供進一步加倉的較好位置,配置價值則將進一步凸現。
行情回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債期貨上周持續弱勢盤整,期貨表現好于現券。10年期主力T2212價格回落至近1個月低位,周五成交小幅放量。全周來看,10年期主力合約跌0.12%,5年期主力合約跌0.13%,2年期主力合約跌0.08%。
上周期債在狹窄的區間震蕩,盡管利空因素較多,但期債呈現出較強韌性。從技術面來說, 101.3附近可能是短期的支撐位。持倉量方面,上周三和周四T2212合約持倉量上升,結合價格判斷主要由空頭入場所致。從成交持倉比來看,市場交投情緒有所上升,情緒高點出現在上周五。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上行,市場上周利空因素交織, 在利多有限,增量利空不斷的背景下,債市出現小幅調整。上周三,受隔夜美國CPI超預期,引發美債利率大幅上行影響,國內債市情緒也受到一定沖擊;上周五,8月經濟數據全面好于預期對債市構成利空,部分城市收回放松限購的政策對債市構成利好,當天收益率先上后下。全周來看,10年期國開活躍券220210收益率上行1.3bp,10年期國債活躍券220010收益率上行2.7bp。
此外,上周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上移,國債和國開10-1年期利差均出現收窄。市場觀點指出,資金利率上行是導致債市調整的重要因素, 由于短端對流動性更為敏感,曲線熊平并不意外。逆回購的佛系操作和MLF的縮量是資金利率收斂的原因之一,但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央行對銀行間流動性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合意區間。本周稅期央行的操作可能將影響曲線形態的演繹方向。
一級市場
上周(9月12日-9月16日),利率債合計發行4267億元。按交易日分,周一到周五分別發行0億元、557億元、1978億元、669億元、1062億元。按券種分,國債、地方債和政金債分別發行2201億元、784億元、1282億元。
根據已披露待發行情況,本周(9月19日-9月23日),利率債合計發行3428億元。按交易日分,周一到周五分別發行291億元、577億元、850億元、27億元、1683億元。按券種分,國債、地方債和政金債分別發行2350億元、858億元、220億元。
截至9月17日,23個省市披露第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合計8594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專項債和再融資債分別為730億元、991億元、6874億元。9月份計劃合計2276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專項債和再融資債分別為81億元、161億元、2034億元。
海外債市
北美市場方面,美債收益率上周五(16日)多數收低,此前一周走勢劇烈,各期限債券收益率大幅飆升。截至上周五美債收盤,2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0.2個基點,至3.871%。當日早些時候,2年期美債收益率攀升至3.9%以上,為2007年11月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1月期短債收益率先揚后抑,大幅回調8.4個基點至2.649%,當天最高觸及2.799%。
數據方面,美國8月未季調CPI同比增長8.3%,前值8.5%,預期8.1%;8月PPI同比增長8.7%,前值9.8%,預期8.8%。盡管讀數仍在回落,但是食品、商品、服務的通脹仍然嚴峻。并且前期美國房價高企導致租金仍有上漲動力,這意味著后續通脹的回落速度可能仍然比較緩慢。
上周二公布強于預期的通脹報告后,美債收益率曲線全線跳升。持續的物價上漲導致投資者預期美聯儲會進一步加息,并將利率維持在這一水平,直到通脹回落。受此影響,市場對于9月繼續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較強,甚至加息100個基點的可能性也存在。
亞洲市場方面,日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上移2個基點左右。在日元兌美元逼近145關口時,日本央行實施了匯率審查,要求日本各大商業銀行向央行提供外匯交易的細節資料。與口頭干預相比,匯率審查是一種更強烈的干預手段。對此,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認為,干預日元匯率是否能產生持續影響并不一定,美元仍有持續升值的空間。
要聞回顧
上周七大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招行)集體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3年期下調15個基點,力度最大。9月16日,中信、光大、民生、平安、浦發、廣發、華夏、恒豐等至少8家股份行也跟隨宣布下調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調5個基點,各類定期存款產品下調幅度在10—50個基點不等。
東北固收觀點稱,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調決滯后于LPR下調,因為存款利率上限需要定期開會調整,由設在各地人民銀行分支行的自律機制秘書處召集轄內銀行商討,所以LPR下調和存款利率下調之間存在時滯是合理的。而本次存款利率下調之后,銀行負債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利差縮小帶來的經營壓力。
央行9月15日開展4000億元MLF操作,當日到期的6000億元后,實現2000億元的資金回籠;操作利率持平于2.75%。這是MLF連續第二個月縮量續做。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整數關口,創2020年8月以來新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周五收盤報7.0166,較上一交易日跌391個基點,上周累跌974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204個基點,報6.9305,創2020年8月18日以來最低,上周累計調貶207個基點。
重要數據
8月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總體改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4.2%,比7月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投資增速首次回升。
財政部數據顯示,公共預算收入保持平穩。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6.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下降25.5%;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增長23.4%。
美國8月CPI超預期。美國勞工部數顯示, 美國8月CPI同比上升8.3%,高于市場預期的8.1%。
財政數據有所表現良好。收入端:前8個月財政收入累計同比下滑8.0%,不過單看8月,財政收入邊際改善,實現5.6%的同比正增長,是今年4月以來首次。非稅收入增速繼續維持高位,與央行以及國企利潤上繳有關。支出端:財政支出有所放緩,8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5.6%,前值9.9%,科技、社保等領域的財政支出較強,但基建等領域的財政支出有所下降。
公開市場
央行上周延續每日20億元逆回購操作, 全周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逆回購累計凈回籠20億元。上周四,央行進行了4000億元MLF 操作,縮量2000億元,政策利率持平在2.75%,符合市場預期。本周,公開市場將有80億元逆回購到期和4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其中周二至周五逆回購每天到期20億元。
上周資金面邊際收斂,DR007運行在1.45-1.61%的范圍, R001運行在1.25-1.38%的范圍, 資金利率有所上行,但整體仍然處于低位。回購交易方面,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日均量為6.97萬億元,日均量較上周增加0.15萬億元。
市場觀點稱,資金面小幅收斂,可能主要源于銀行間剩余流動性的減少,這也是央行不增加凈投放的自然結果。央行關于資金利率的合意區間尚不明晰,本周稅期央行的操作或會提供一定信號。
機構觀點
國君固收:過去兩周的調整,10年國債調整幅度明顯大于30年國債,以最低點到最高點計,30年國債甚至看不出來調整。如果未來一周利率繼續上行,沒有必要繼續悲觀,反而可以把握逆勢加倉機會,博弈9月21日美國加息靴子落地引發的利空出盡的利好,以及9月底之前的潛在降準。
東北固收:近期債券市場的核心邏輯是“經濟數據改善+地產政策持續松綁+匯率破7+資金面邊際收斂”,在市場情緒偏弱、利空信號接連沖擊的情況下,收益率曲線有所上移。并且從短期來看,債市的調整可能仍未結束,市場可能需要超預期的利好或者超預期的利空來打破當時這種糾結的行情。
國盛固收:近期的債市調整并非趨勢的轉變,而更多是階段性的回撤,市場如果繼續調整有望提供較好的加倉位置。美國通脹大的趨勢向下,利率也不會趨勢性上升,對國內的約束也非趨勢。政策發力的幅度和效果存在不確定性,需要繼續觀察,特別是對地產政策。同時,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寬松,資金需求不足,財政資金繼續投放,央行也難以趨勢性收緊流動性。
關鍵詞: 短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