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15日早間公告稱,今日開展了4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和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75%、2.00%,與上月持平。鑒于當日有20億元逆回購和6000億元MLF到期,公開市場凈回籠2000億元。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資金面供給較松,疊加監管政策持續發力,著力疏通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人民銀行連續兩個月縮量續做MLF;而綜合考慮海外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以及國內穩匯率后,MLF利率按兵不動也在預期之內。
值得關注的是,國有六大行自9月15日起下調個人存款利率,在業內看來,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顯現,有助于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同時為LPR調整打開空間,不過9月LPR利率再度下調的概率較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MLF量縮價平
“量”的方面,人民銀行連續兩個月縮量續做,8月和9月均縮量2000億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9月MLF縮量續做,在持續釋放避免市場流動性過度寬松,遏制資金空轉套利,引導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的政策信號。
近期資金面依然寬松無虞, DR007均值在1.45%左右浮動,遠低于政策利率水平。R001成交量持續在高位,13、14日分別報6.32、6.18萬億元。因此在資金面供給端較松、需求端偏弱的背景下,人民銀行主動加碼投放的訴求不強。
“當前同業存單利率和MLF利率顯著倒掛,同業存單融資成本相對低對MLF有替換作用,MLF需求可能減弱。” 方正證券固收分析師張偉分析稱。
“價”的方面,此次MLF利率和逆回購操作利率均保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從國內看,8月降息效果正在顯現,短期內政策仍將處于觀察期,MLF連續下調的必要性不高;從國外看,美聯儲等大幅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穩匯率重要性邊際提升,制約國內降息空間。
人民銀行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顯示,8月M2同比增長12.2%,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總量略多增,結構有所優化,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繼續改善。光大銀行研究員周茂華指出,8月央行MLF“降息”屬于復蘇進程中階段性對沖性操作,而非降息周期開啟。
另外,政策端方面,8月“降息”后,監管層通過召開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等形式,著力疏通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鏈條,并觀察政策效果。有分析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步展開和傳導,實體經濟以及融資市場的情況將會變得更好。
展望后續,業內人士指出,四季度MLF到期仍有2萬億元,人民銀行縮量續做的可能性更大,不排除還會搭配使用其他工具,如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針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來。
國有六大行調降部分存款利率為LPR調整打開空間
據了解,國有六大行個人存款利率繼今年4月份下調之后,從9月15日起再度調降。具體來看,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下調15個基點,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活期存款利率下調0.5個基點。
此前,8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結果顯示,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5年期及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
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表示,一方面,LPR改革是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力量,本階段存款利率的自主下行彰顯了LPR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的自主降息可節約銀行的資金成本,將促進信貸“量穩價降”。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短期存款利率會基本平穩,中長期存款利率會明顯下降,促使存款市場競爭更加有序。
另外,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94%,較一季度繼續收窄3BP。“目前,信貸供需矛盾依然較大,今年5Y-LPR累計降幅達到35BP,在明年一季度重定價之后,將會對銀行營收形成較大擠壓,為此進一步管控銀行負債成本勢在必行。”溫彬稱。
廣發證券銀行分析師倪軍分析稱,本次存款定價利率的調整是利率下行完整周期中的第一次負債端基準調整,保護銀行息差的同時,也是“全面降息”周期確認的信號。降息不斷推進降低了市場對“外部環境和通脹制約貨幣寬松”的擔憂,對于穩定宏觀經濟預期具有較大幫助。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指導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將存款利率下降效果傳導到貸款端,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信貸的成本。
對于即將公布的9月LPR報價,中泰宏觀陳興團隊指出,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調,主要是在現有的調整機制下,前期LPR調降的自然結果,雖然存款利率的下行確實為LPR調整打開空間,但是9月LPR利率再度下調的概率較小。
王青也預計,9月LPR報價大概率保持不變,不過考慮到近期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為LPR調降進一步打開空間,不排除5年期LPR報價單獨下調的可能。
關鍵詞: 多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