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一日大幅上漲,周三(9月14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整體小幅回撤,金屬、能化等主要工業品幾乎全線走低。其中,滬錫盤中一度跌超5%,終盤仍以4.63%的跌幅領跌市場,滬銅、滬鎳跌幅也在1.4%以上。能化板塊中瀝青、PVC跌幅居前,收盤雙雙跌超3%,液化氣、苯乙烯、聚丙烯等也均跌超1%。不過,燃料油在能化品種中表現偏強,低硫燃料油(LU)和燃料油終盤分別收高1.47%和0.95%。
截至14日下午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192.31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39點,跌幅0.72%。全天商品市場累計凈流出資金19.83億元。
(資料圖)
文華商品指數9月14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基本面仍有支撐 LU、天膠頑強收漲
美國8月CPI數據同比增長超出市場預期,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14日國內商品在市場情緒帶動下,僅有少數品種小幅上漲。其中LU主力合約漲幅居首,收漲1.47%。據國泰君安期貨表示,整體來看,燃料油自身基本面格局近期相對較為平穩,引發其價格變動的根本因素在于原油價格以及天然氣價格。具體來看,原油價格雖然在昨夜數據公布后回落,但隨即又再次反彈收復部分跌幅,目前處于震蕩走勢;同時天然氣表現強勁,或將抑制汽柴油與低硫燃油供應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油價下跌對低硫燃料油的壓制效果。對于后市,光大期貨預計低硫燃料油市場將從9月下旬開始獲得一些支撐,因為秋季煉廠檢修以及來自西方套利數量的減少使得供應緊張。若本月下半月亞洲供應量保持低位,而來自西方的套利貨物量也保持在較低水平,預計10月亞洲低硫燃料油市場將邊際走強。
此外,橡膠主力合約14日也漲超1%。13日膠價的大幅反彈在市場看來,一是受到了宏觀情緒的影響,二是因為泰國杯膠原料暫時穩定住了下跌趨勢,從而提振了多頭信心。不過從基本面來看,一方面,天膠的供應端仍在持續增長。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表示,7月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環比增加21.2%。另一方面,需求端,據隆眾資訊表示,下游輪胎企業開工持續低迷,且出口存在走弱預期,市場對需求端的擔憂情緒仍較高。因此,該機構預計宏觀氣氛的支撐難以持續,天膠在基本面偏弱的情況下,膠價上方空間有限,恐存在一定沖高回落風險。
金屬能化多數回落 滬錫領跌瀝青跟跌
昨日(13日)大面積上漲的工業品,14日不同程度回落,金屬、能化等主要板塊收盤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基本面疲弱的錫價終盤下跌4.63%,領跌商品市場。
自3月以來,錫市場風云突變,近五個月時間內,滬錫主力合約基本回吐了此前一年的漲幅。盡管中秋假期后首個交易日,在周邊商品集體上漲的帶動下滬錫主力跳空高開,但當日便走出高開低走的行情。據國泰君安期貨分析,錫價短期并沒有特別突出的矛盾,需求偏弱,導致了錫價即便反彈,也難以出現趨勢性上漲;供應側進口錫的不斷進入使得整體錫供應偏寬松。考慮到錫屬于板塊內偏弱的品種,該機構預計短期錫價將維持偏弱震蕩格局,下方支撐在17萬元/噸附近,上方阻力在19萬元/噸附近。
周邊市場來看,隔夜美國8月CPI回落幅度不及預期令市場對美聯儲9月激進加息的擔憂升溫,亦拖累金屬板塊全線回落,這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錫價的弱勢下行。受美元沖高影響,銅、鎳、鋁、鉛、銀的金屬14日不同程度回落,收盤跌幅在0.88%-1.6%不等。
能化板塊14日也多數回落,其中瀝青終盤收跌3.8%,跌幅居能化板塊之首。盤中瀝青期價一度刷新近半年新低至3645元/噸。盡管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當周國內瀝青廠內庫存將至近三年來的最低為,但這并沒有給進入“金九”時節的瀝青價格以提振。業內反映,盡管逐漸進入道路施工旺季,但瀝青現貨仍多為剛需走貨。在瀝青基差處于高位,市場驅動不明顯的背景下,鑒于當前宏觀因素擾動下原油價格波動較為劇烈,機構對瀝青價格短期走勢保持謹慎。
除瀝青以外,PVC、純堿、聚丙烯、液化氣等化工品也明顯回落,其中PVC跌幅更是達到3.5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