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3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舉行,浦東新區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辦地。從本屆人工智能大會來看,浦東新區人工智能產業已形成集群規模、創新生態、場景賦能三大優勢,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產業的結合,在助力傳統行業蝶變升級的同時,也為浦東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打開更大想象空間。
【資料圖】
助推“未來車”加速馳騁新賽道
自動駕駛汽車在繁忙的市區穿行,這是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浦東新區金橋開發區開展的一項自動駕駛體驗,包括威馬汽車在內的多個品牌參與測試。
坐上體驗車,記者看到,不需要安全員坐在駕駛位,車輛方向盤轉動,自動駕駛汽車緩慢前進,遇到車輛和行人會主動避讓,但有時剎車會“踩得”比較重。不過,根據地面停車線定位,自動駕駛的車輛可以一把成功,幾乎停在車位的正中間。威馬汽車有關負責人說:“目前這套自動泊車系統,可以實現離停車位100米范圍內的自動泊車,但前提必須有停車線。”
“未來車”是浦東新區布局的重點產業之一。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浦東新區金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啟用。第一批開放測試道路為12條,共計29.3公里,有57個信控路口。據介紹,這是上海首條位于中心城區的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也是目前上海風險等級最高的開放測試道路。
上海金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瑜說,測試示范區將全力推進地下空間自動駕駛微循環路線、園區無人配送、地面道路與地下車庫聯動的自主泊車等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發展。
斑馬智行生態合作副總裁顧萬國說,目前上海開放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主要集中在郊區,而金橋的測試示范區是國內少有的城市中心區域開放測試道路,這可以為創新技術落地提供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
汽車產業是浦東新區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從2020年起,浦東新區汽車產業產值規模超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成為浦東新區第一大產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金橋管理局副局長嚴俊杰說:“作為汽車產業重鎮,金橋將以‘新能源汽車+智能車聯網’為導向,建設涵蓋新能源車整車測試、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智能網聯汽車系統集成運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機器人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手術器械高度靈活、手術視野真實開闊……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一臺圖邁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引來參展觀眾關注。這套手術機器人系統也被稱為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八大“鎮館之寶”之一。
該手術機器人系統是由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這家企業在張江科學城扎根創業的故事,是張江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生動注腳。
在張江,機器人企業集聚的區域叫張江機器人谷,規劃面積3.9平方公里,是張江科學城最核心的區域之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區域積累了強大的智能制造產業基礎,集聚了包括ABB等機器人頭部企業、創新企業、創新機構80多家,機器人產業年工業產值達到117億元。
多元的應用場景、豐富的客戶資源,成為眾多機器人企業扎根于此,從張江走向全國大市場的關鍵因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不僅體量大,而且增速快。”ABB機器人中國區副總裁王彤認為,雖然中國機器人密度排名已經位居全球前十位,但中國的機器人市場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張江機器人谷將發展成為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基地和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張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說,張江科學城作為浦東新區打造的重要增長極,在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張江機器人谷已經初步形成功能創新平臺匯集、產業融合發展的勢頭,機器人產業鏈日趨完善,產業生態也不斷優化。
面向未來,張江機器人產業有著更大的目標。袁濤介紹,“十四五”期間,張江機器人谷預計將形成100萬平方米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空間,在布局上,將建設機器人研發區、智造區、商業區、備用區等四大片區,通過打造企業孵化加速器、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全產業鏈制造基地、商業配套服務設施四個方面,繼續強化生態,培育機器人核心企業。
“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機器人領域技術創新能級最強、產業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是張江機器人谷的目標。”袁濤說。
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再添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個獲批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浦東新區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人工智能十大創新技術、先導區十大成果,并簽約落地一批產業重點項目,涉及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為先導區建設增添新動能。
2019年5月,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上海浦東新區啟動建設。三年來,浦東新區在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制度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效。
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李慧表示,浦東新區正在加快張江人工智能島、機器人谷、在線新經濟園、浦東軟件園等特色園區建設,持續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努力在數據流通交易、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實現立法突破,充分釋放企業創新活力。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包括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車路協同項目等20多個人工智能重點項目落地浦東,擬總投資額超50億元。
“在藥物篩選階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一兩天內就可以完成一兩千個分子的計算。”新落地的上海深勢唯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物醫藥事業群副總裁范夢奇說,“我們做的業務相當于生物醫藥行業的基礎設施,非常看重浦東新區張江的生物醫藥集群化發展優勢,希望能用計算工具來賦能藥物研發,提高新藥研發的成功率。”
當前,人工智能已進入深度應用、賦能百業的新階段,場景化落地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浦東新區依托先導區的政策先發優勢,正在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
據介紹,該平臺將圍繞智慧交通、智慧商貿、智慧金融等核心場景,形成一批標桿性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同時,平臺還將建設面向行業應用的算法庫和數據集,成為傳統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