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北京9月2日電 截至2022年8月30日,中證行業分類為光伏設備、光伏發電的A股企業共有65只。
對上述企業的融資情況統計發現,2022年年內直接融資規模已突破570億元,較2021年全年規模增加約27%,增速加快與可轉債發行規模大增有關。其中,再融資規模(包括定增、配股、發行可轉債,下同)超過540億元。
通威股份在2022年通過可轉債籌資120億元,在同行中融資規模最大。其次為大全能源,該公司年內定增募資110億元,距離公司IPO募資間隔不到1年。另外,隆基綠能、太陽能、晶澳科技在2022年再融資規模不低于50億元。
再融資預案方面,2022年正在持續更新的A股光伏企業再融資方案約有22起,合計規模接近800億元。其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在近期均發布100億元可轉債預案,規模較大。2家公司都在今年上半年募得大額融資,募資較為頻繁。
再融資加速可轉債募資成為“新寵”
自2019年,A股光伏企業直接融資規模穩步上升,2022年的增加速度尤為顯著。
截至2022年8月30日,A股光伏企業年內直接融資規模突破570億元,較2021年全年規模增加約27%,高出2019年全年規模逾200億元。
圖1:A股光伏企業直接融資情況
融資方式方面,過去幾年以定增為主,2020年、2021年的定增占比超過六成。進入2022年,可轉債籌資比例大幅增加,甚至出現超過定增募資的情形。
截至2022年8月30日,光伏企業年內再融資規模超過540億元,其中可轉債發行規模約274.81億元,約達2021年全年可轉債規模的2.6倍。
通威股份募資規模居首 大全能源上市一年再度定增
圖2:截至2022年8月30日A股光伏企業再融資情況
具體來看,通威股份在2022年再融資規模居首。通威股份于2022年2月發行可轉債籌資120億元,計劃用于15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包頭二期高純晶硅項目、樂山二期高純晶硅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擬用于補流約35億元。
年內募資金額排在第二位的是大全能源。大全能源于2022年6月以51.79元/股的價格定增募資110億元,增發股份約占發行前總股本的11%。本次定增募資計劃用于年產10 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擬用于補流約30億元。該公司于2021年7月登陸科創板,IPO募資超過60億元,距離本次定增不到1年。
另外,隆基綠能、太陽能、晶澳科技在2022年再融資規模不低于50億元。
梳理2017年至今累計再融資規模發現,A股光伏企業中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位居前列,分別募資約230億元、186億元、177億元;TCL中環、大全能源的再融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近800億預案在路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8月30日,正在持續更新的A股光伏企業再融資方案約有22起,涉及企業約20家,合計規模接近800億元。其中,金開新能的定增預案近期獲得證監會批復,東方日升、明冠新材定增預案已獲取發審委通過。
圖3:A股光伏企業2022年在更新再融資預案
數據顯示,計劃募資金額規模最大的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
晶科能源100億元可轉債預案已通過股東大會,募得資金擬投用于包括年產11GW高效電池生產線在內的4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晶科能源于2022年1月在科創板上市,IPO募資凈額約97億元。上市僅約半年,晶科能源再度拋出大額募資計劃。
晶澳科技在近期披露100億元可轉債預案,資金預計投用于包括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在內的3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預計于2022年9月13日進行股東大會對該議案進行投票表決。不久前,于2022年4月,晶澳科技通過定增募得資金約50億元。
另外,天合光能在2022年6月發布88.9億元可轉債預案。天合光能上一次募資為2020年5月的IPO,募資凈額約23億元。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