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是提振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來,深圳銀行業在深圳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堅持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人民性,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深圳各銀行機構多點發力,針對重點行業精準施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
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深圳各銀行機構積極貫徹落實有關政策和要求,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科創與“專精特新”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
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民生領域,2022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發揮中長期融資優勢,支持了深圳12號線、13號線等軌道交通PPP項目建設,累計發放貸款約12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深圳市分行持續鞏固糧食主辦行地位,對承擔儲備任務的12家民營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同時圍繞涉農產業積極支持現代農業體系,加速貸款投放,確保深港兩地及珠三角地區肉、菜等重要農副產品穩產保供。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持續聚焦深圳市重大項目,對生產基地、產線建設、總部類建設等重大項目適配項目前期貸款,滿足企業提前采購設備、建設物資等資金需求。
不少科技型“專精特新”企業因輕資產、無傳統抵押物等原因,難以獲得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如何支持科技型“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成為銀行需要解決的課題。深圳各銀行機構聚焦科創企業“輕資產、重智力”特征,為企業量身定制專屬產品,持續提升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水平,依托智能化信貸工廠,構建科創智能風控體系。
綠色金融在支持綠色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雙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深圳各銀行機構創新融資模式,充分盤活企業“碳資產”,拓寬企業融資路徑,引導企業減排轉型、綠色發展,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行業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提供信用貸款、碳排放權質押、綠色債券工具等多元化產品。
暢通物流鏈、外貿產業鏈
助力特區經濟穩發展
深圳銀行業聚焦深圳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發力,持續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運輸行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力支持特區經濟穩增長。據悉,交通銀行深圳分行主動為一家重要物流企業發放了2.5億元低息流動資金貸款,并通過產業鏈融資工具為該企業提供2億元貸款,助力交通物流暢通。深圳農商銀行不斷升級“物流車貸”特色產品,降低融資門檻,實行利率優惠及延長貸款期限的政策,全力支持物流相關企業的發展。
在賦能外貿保穩提質方面,深圳各銀行機構聚焦對外貿易、外貿產業鏈、外貿新業態等重點領域,創新擔保模式、幫助企業提高匯率避險能力,助力外貿企業實現穩健經營發展。在融資、擔保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市分行計劃在全年安排500億元專項外貿信貸投放額度,推出一攬子專項服務產品,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在解決收匯難題方面,今年3月,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持續提升線上跨境金融服務力度,10天內共為161家企業辦理828筆跨境匯入匯款業務,合計金額為5.56億元人民幣,保障了出口企業的正常經營;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為企業提供國際結算便利,通過網銀匯款、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產品,為企業代發工資、支付貨款等緊急需求提供便利化支持,累計辦理國際結算1.9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7.9億元。
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助力實體經濟穩增長
深圳銀行業切實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作用,持續注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企業。助企紓困上,郵儲銀行深圳分行及時推進小微企業“大走訪”工作,執行“白名單”準入機制和受疫情影響臨時性無法還本付息客戶緩釋名單機制;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用三天時間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某餐飲企業批復600萬元信用類貸款;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物流企業,啟動“無還本續貸”解決方案,以新發放的貸款結清;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提供個人貸款客戶延期還款服務: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還款的客戶,可申請最長6個月的寬限期服務,根據個人情況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延后還款期限,還可減免因延期還款所產生的息費。
另外,各銀行機構還持續加大減費讓利力度,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減費讓利政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的多項銀行業務手續費進行減免。交通銀行深圳分行通過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減免費用、延緩本息、無還本續貸等多項減費讓利舉措,為企業紓困解難,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3.8萬戶;微眾銀行等多家機構對所有客戶提供的銀行賬戶服務、人民幣結算服務、電子銀行服務、ATM跨行取現服務均免費。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新市民”安居樂業
“新市民”無疑是今年以來金融領域的熱點。如何滿足“新市民”的金融消費需求,是銀行機構持續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深圳銀行業深入貫徹深圳銀保監局提出的“新市民”金融服務“四專四化”工作思路,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建立專項激勵機制、實施專業化產品和服務創新、設立“新市民”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崗,實現“新市民”金融服務的便利化、均等化、透明化和人性化。
深圳農行積極加大對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的行業及企業的支持力度,比如針對“新市民”聚集的產業園區,還有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的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在促進“新市民”創業就業方面,華夏銀行深圳分行針對“新市民”創業就業融資缺信息、無抵押、融資貴等問題,著力疏堵點、破難點、治痛點,對該類客戶進行一對一服務。同時,各機構努力優化基礎金融服務。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對各支行網點進行適老化改造,設立頤年卡優先窗口、專屬等候區,配備老花鏡等物品,并將每月15日設定為“頤年日”。除了辦理業務,頤年卡客戶還可以到店里免費做健康檢測等專屬服務。多家銀行還就如何守住“新市民”“錢袋子”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深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離不開金融的助力;深圳銀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持續發力,推動深圳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8033.9億元,同比增長34.0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2.4個百分點;科技企業貸款余額7880億元,同比增長39.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7.7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6萬億元,同比增長22.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0.7個百分點。(記者 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