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為會員國間的貿易往來帶來了更多機遇。企業如何才能抓住數字經濟新機遇,用好RCEP紅利?
8月22日下午,智博會活動之一——RCEP數字貿易合作發展論壇通過線上形式正式舉行。一起來聽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怎么說。
數字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數字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正在不斷提升。”商務部研究院數字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電商市場收入同比猛增25%,達到2.43萬億美元,占全球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9%。
在中國,數字服務貿易額從2015年的2000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3605.2億美元,年均增長10.3%,數字服務貿易占服務貿易的比重從30.6%增至43.9%。
李俊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加快培育數字貿易,并積極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制定。
重慶軟件園總裁孫丕宏談到,數字經濟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事關國家發展大局。預計到2025年,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將超過4000億美元,占服務貿易比重達到50%左右。
國際數字經濟專家丁宇談到,數字貿易快速發展,源于數字經濟與人們生活的加速融合,涉及交通、教育、居住等方方面面。未來,發展數字經濟也將成為全球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手段。
數字經濟能讓RCEP實施效果更好
在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該如何推動RCEP的實施?
李俊認為,RCEP簽署內容中,本就涉及很多數字貿易的內容,比如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線上消費者保護、電子商務等傳統議題,也包括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存儲本地化、知識產權保護、網絡安全等新議題。
“RCEP協定有關數字貿易的內容豐富,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合作潛力,為區域內國家創造更多合作機遇。”李俊說,隨著RCEP的深入實施,數字貿易必將成為區域貿易投資新增長點。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表示,RCEP協定涵蓋全球約30%人口、30%的經濟總量和30%的對外貿易,發展數字貿易優勢獨特、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如何推動兩者結合?李俊給出了三條建議。一是促進區域數字硬件貿易和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合作;二是促進區域內貿易數字化和數字供應鏈合作;三是加強區域內數字服務貿易合作。
“中國政府和企業,在挖掘RCEP機遇的同時,堅持數字硬件與數字服務兩條腿走路,構建跨境電商和數字服務貿易兩大合作支柱,加速推進區域貿易數字化便利化進程。”李俊說。
重慶愿加強與RCEP成員國交流推動數字貿易發展
近年來,重慶數字經濟發展迅速,2021年達758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2%。2021年11月,重慶市印發了《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未來,重慶數字經濟將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沈金強談到,在中央統一部署下,重慶愿意與RCEP各成員國一道,加強交流合作,加快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步伐,加快推進貿易方式轉變,建立完善支持數字貿易發展的政策機制,努力營造和維護有利于數字貿易發展的良好環境,搭建有益于數字貿易發展的機制平臺,推進區域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慎峰表示,中國貿促會高度重視服務貿易特別是數字貿易發展工作,正著手建立全國貿促系統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聯系機制。今后,他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重慶外向型經濟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幫助重慶企業利用RCEP和數字技術搶抓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更好開拓國際市場,實現更高水平開放合作。
孫丕宏則表示,重慶軟件園將立足園區自身,重點圍繞交易方式數字化、交易對象數字化、信息安全三個方面,重點引進和培育企業,以服務推產業,以產業促貿易,助推數字貿易的繁榮發展,推動重慶享受更多RCEP紅利。(記者 楊駿 見習記者 王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