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央行周初的超預期降息,債券市場周一(15日)大幅走強,10年期國債收益率當日下挫超5bp,一舉回退至2.7%關口以下。央行選擇MLF縮量降價續做,意味著對資金寬裕的容忍度提高,未來資金利率低位的持續時間或將進一步拉長,而這也可能為本月的LPR打開調降空間。
對于債市的短暫“狂歡”之后,收益率能否延續下行,以及機構對長債的買需能否持續,多數機構觀點稱,短期內資金寬松+經濟壓力大的邏輯仍將主導債市,收益率易下難上。中長期來看,資金利率向政策利率回歸的趨勢仍然不變。本輪降息的利多能持續多長時間,還要觀察后續宏觀經濟與社融信貸數據的走勢。
金融數據疲弱疊加降息 期現券強勢能走多遠?
(資料圖片)
15日,對債市而言是利好的集中釋放,在上周五公布的金融數據弱于預期的背景下,今日早間基本面數據仍顯示出經濟修復壓力較大,央行“出手”超預期降息,將當日的MLF和逆回購利率同時下調10個基點;這些因素對債市帶來明顯提振,期債主力創逾兩年收盤新高,現券收益率全線下行,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更是回落至2.7%以下,短券表現更優。
對于本次時點的特殊性,東海期貨觀點稱,本次央行貨幣操作寬松幅度大超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或在最新公布的7月社融信貸數據大幅走弱,且房地產信用風險尚未平息,央行不得不將降成本目標放到首要位置。盡管中美利差仍然小幅倒掛,債市杠桿持續走高也已經引起監管層注意,但穩增長和寬信用壓力仍然緊迫,央行選擇降息以帶動實體融資成本下行,刺激融資需求。
近日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業內觀點認為,當前經濟壓力較大,同時,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足。一次降息或難以解決當下問題,這背后往往意味著寬松是開啟而非結束,因而利率往往有較大幅度的下行。
國盛固收研報對歷史上的超預期降息后債市的表現進行了梳理,得出結論稱:“超預期的貨幣寬松后利率當天會有大幅下行,而且之后會有持續的下行。”數據顯示,降準降息后10個交易日10年期國債利率將平均下降9.0bp。而在超預期降息降準情況下,利率下降幅度更大。例如去年7月8日宣布降息后,當日10國債利率下降7.2bp,而后在20個交易日內10年國債累計下降25.7bp。今年1月央行降息后5個交易日內,10年國債利率更是大幅下行11.8bp。
國盛固收預計稱:“債市建議繼續做多,杠桿和久期策略依然是占優策略。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上升,決定了政策寬松基調。而央行在開啟降息周期之后,由于一次降息難以解決當前融資疲弱問題,因而從客觀需求和央行主觀態度上來看,都需要多次降息。因而這是降息周期的開始而非結束,因此,建議對債市繼續保持樂觀。”
“特別是考慮到當前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的形態,以及歷次超預期寬松后債市走勢,利率具有進一步下行空間,繼續推薦杠桿策略和久期策略。10年國債利率可能下行至2.5%-2.6%的低位,”該機構進一步預測稱。
廣發固收劉郁表示:“對于政策的較大預期,可能要等到重要會議之后才能明朗。而在這期間的8-9月,債市可能進入慢牛行情。流動性寬松的環境,會使得市場在尋找性價比資產的驅動下,逐步壓平曲線。”
把握中長端利率債“補漲”機會 收益率曲線短期或趨平
今年以來,長債表現一直受多方面影響,走勢反復,表現明顯不及獲得流動性充裕支撐的短債。本次的超預期降息,對長債提振作用或將更大,尤其是在7月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年內高位回落10bp左右,今日的利好對其更是一針“強心劑”。
具體到策略方面,興證固收建議,對于交易性機構,由于3、5年期限二級市場流動性可能弱于10年,交易盤可以積極把握10年期限的交易性機會。而對于配置機構而言,經濟弱復蘇環境下,超長債(15年以上)風險不大且票息收益較高,而3、5年期限是曲線上的凸點,騎乘策略的收益也可能較為可觀。
華創固收也指出長端債下行仍有空間。該機構表示,近兩年的長端交易行情,均來自降息、降準后的搶跑,一次性定價之后往往重新進入震蕩區間,預計10年期國債震蕩區間將從前期的2.7%-2.85%,回落至2.6%-2.75%,短期可能仍有下行空間,追漲的同時,需關注自身的交易的節奏。
“對長端而言,政策利率降息可能打消投資者對拉長久期的顧慮。前期收益率曲線陡峭,投資者忌憚于2020年5月和2021年1月資金急速收緊的教訓,仍對拉長久期存在顧慮。而這次政策利率降息的意外落地,無疑將促使投資者打消這種顧慮,雖然資金價格和短端利率增量下行空間可能有限,但意味著中樞性下行可能實現,”華創固收表示。
此外,從2020年以來歷史經驗看,MLF凈回籠一般發生在降準后,屬于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正常對沖手段,資金利率走勢由流動性整體充裕狀況決定,即使當月MLF縮量,R001不一定明顯回升甚至可能下降。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在超預期的增量政策出臺前,寬信用的傳導仍存在阻滯,資金利率中樞向政策利率的緩慢回歸預計較為波折。從交易層面看,現階段久期策略相比杠桿策略可能更有效,偏低的信用利差也使得利率債的相對價值更加凸顯,因此中長利率債或出現適度的“補漲”行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