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一(8月15日)整體偏弱,活躍商品多數收跌。其中金屬板塊跌幅居前:滬鎳重挫逾4%,領跌商品市場;滬鋁、滬錫的跌幅也均在3%以上,分居跌幅排行第2、3位。鐵礦石、苯乙烯、PVC等多個工業品也均跌超2%。農產品板塊走勢分化,一方面,菜系油脂油料跌幅居前:菜油和菜粕主力終盤分別下跌2.52%和1.8%。另一方面,棉花、蘋果、棉紗、生豬等終盤收漲2%乃至4%以上,分居漲幅排行前四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當天下午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193.45點,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72點,跌幅0.88%。全天商品市場累計凈流出資金62.24億元。
文華商品指數8月15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棉花持續反彈 蘋果增倉大漲
鄭棉期價近日跟隨外盤持續反彈,15日再度大漲超4%。據美國農業部(USDA)12日發布的8月份農作物供需報告,2022/2023年度美棉產量預估為274萬噸,較7月份預估大幅調降64萬噸,導致市場對新年度供應的擔憂加劇;此外庫存也將有所下滑,全球產銷存在缺口,多重利好推動美棉強勢漲停,國內棉花、棉紗兩品種在外盤大漲提振下,也快速走高。不過,國泰君安期貨分析指出,國內舊作庫存仍然偏高,同時新作棉花即將上市且存在豐產預期,棉市供大于求的局面還未改善。因此,短期鄭棉這波反彈的持續性及后續的反彈高度將取決于下游的原料補庫需求,只有出現實質性的集中補庫需求,才能推動國內棉價的持續反彈。
蘋果主力合約15日增倉大漲,終盤錄得逾4%的漲幅,一舉站上三周來的高點。雖時值淡季,但蘋果冷庫庫存同比偏低提振了蘋果市場的多頭情緒。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11 日,全國冷庫蘋果庫存量為87萬噸,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32萬噸;當周庫存消耗量為11萬噸,環比小幅下滑,同比繼續維持低位。在華泰期貨看來,目前正處于蘋果消費的淡季替代水果的沖擊使得蘋果庫存的走貨速度也逐漸放緩,且部分早熟品種已經開始上市,但由于目前剩余庫存量處于較低水平,加之因為前期高溫干旱的天氣影響,今年的果個偏小;而且去年偏低的價格使得本年度產區砍樹情況普遍,產量較往年偏低,供給并不寬裕,蘋果期價整體下方支撐較強。此外后期的節日備貨也會提振蘋果銷量,預計蘋果價格或將震蕩上漲。
基本金屬全線下跌 滬鎳跌超4%鋁錫跌逾3%
工業品板塊15日整體走弱,尤其是基本金屬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鎳以4.07%的跌幅領跌市場,滬鋁、滬錫分別下跌3.54%和3.29%,鋅、鉛和銅的跌幅也均在2%左右及以上。在宏觀情緒偏弱給金屬價格帶來壓力的同時,部分金屬基本面的邊際松動也構成了日內基本金屬價格集體下跌的原因。
以滬鎳為例,上期所的數據顯示,盡管滬鎳庫存總量仍處于偏低水平,但上周滬鎳庫存再度小幅增加,實現三周連增,這被市場解讀為鎳板供應邊際寬松的信號。在國泰君安期貨看來,鎳庫存整體壘增導致鎳價底部支撐有所減弱。而從中期來看,原生鎳的結構性過剩格局有望繼續緩解一級鎳資源偏緊的格局,鎳價上方或將承壓。新湖期貨也認為,純鎳短缺壓力繼續緩解,鎳需求未有明顯起色,因此鎳基本面仍然偏弱,價格仍以下跌趨勢為主。
鋁價的下跌亦受到基本面利空的打壓。一方面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國內鋁錠庫存累積至69.8萬噸,8月以來累增約2.9萬噸;另一方面供需面仍維持供強需弱的格局,令鋁價暫無上行動力。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國內原鋁產量達343萬噸,同比增加5.6%。
除有色金屬板塊以外,黑色系商品、化工板塊也多數走弱。其中鋼廠進口鐵礦石庫存環比再增超130萬噸抵消了鋼廠復產預期兌現帶來的利好,而15日公布的房地產行業部分指標同比均不同程度下降,亦打壓了市場對鋼材終端需求的樂觀預期。這一背景下,鋼價盤中跳水,鐵礦、雙焦等也紛紛下挫,終盤分別收跌2.88%、0.92%和0.8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