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發布,業內表示,此次報告在釋放出貨幣政策新信號的同時,也就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提出了新要求。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基調表述不變,央行更加強調質效、要求“抓好政策措施落實”。
重點1:對國內經濟研判邊際上轉向樂觀 但總體仍偏謹慎
(資料圖)
在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看來,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的發布顯示,央行對國內經濟研判態度為邊際上轉向樂觀、總體上仍謹慎,而對海外經濟更加謹慎。趙偉表示,相較于一季度,二季度執行報告不再強調“三重壓力”,但認為,“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需穩固”,消費、投資、就業等面臨一些問題,“穩經濟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趙偉表示,央行對海外形勢研判比一季度更為謹慎、認為“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總體表態與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一致,并指出部分經濟體硬著陸風險增加等。
關于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鐘林楠表示,央行的關注點沒有變化,只是和一季度報告相比稍微調整了一下表述順序。鐘林楠認為,一季度報告央行重點關注的是接觸型消費轉弱、企業減產停產、物流供應鏈不暢三大問題,而此次重點關注了居民收入不振、資產負債表受損、消費場景受限;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還存在難點堵點;服務業恢復基礎不穩固;青年就業壓力較大等問題。
重點2:持續關注結構性通脹壓力
考慮到通脹或已逐步成為當下貨幣政策關注的焦點之一,趙偉認為,不同于此前的通脹“溫和抬升”,二季度執行報告明確指出“國內結構性通脹壓力可能加大”、“一些月份漲幅可能階段性突破3%”。對此,央行表示“不能掉以輕心”、“要密切關注”、“加強監測研判”,“警惕通脹反彈壓力”。
鑒于我國國內通脹為結構性,因此,在全球通脹嚴峻的背景下,廣發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劉郁認為,這或不影響我國貨幣政策寬松的方向。劉郁表示,下半年一些月份漲幅可能階段性突破3%,結構性通脹壓力加大,貨幣政策更多是從預防通脹的角度來應對,包括穩物價、保供應等手段,并不會因通脹而放棄寬松對經濟的支持。
林楠表示,從最新的數據看,服務業價格低于季節性,防控常態化階段這一價格存在天花板效應;大宗商品價格調整導致PPI調整也有所加快。上行的主要是豬肉價格。從歷史經驗看,貨幣政策易對需求帶來內生性的通脹變化做出反應,但不易受單一外生結構性變量的約束,如2019年下半年,豬價大幅上漲帶來CPI破5%,但央行貨幣政策仍偏松以穩增長。
重點3:淡化信貸總量增長、強調結構優化
在廣發證券銀行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看來,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央行此時更加強調信貸結構。倪軍表示,央行在《近年來信貸結構的演變和趨勢》中表明,未來央行對信貸的目標是總量穩、結構優,表示“隨著城鎮化進程邊際趨緩和房地產長周期趨勢演變,信貸增速在新舊動能換檔和融資結構調整過程中可能會有所回落,但這是適配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反映,并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弱”。
倪軍表示,事實上上半年信貸同比多增全部由全國性大行貢獻,且單月信貸多增波動大,顯示監管繼續推動信貸增長愈覺乏力,未來央行可能會引導市場接受信貸增速下行,并更加強調政策在信貸結構上的貢獻。
對于目前業內就下一階段房地產市場的討論,鐘林楠表示,此次報告顯示央行大體要求與一季度保持一致,邊際變化是新增了政治局會議要求的“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我們理解目前央行層面對房地產仍以推進存量政策為主,即在既定政策框架下,合理確定各地區的首付比例與房貸利率等。”
重點4:“穩字當頭”基調的含義或出現“微妙”變化 政策工具運用注重“有進有退”
在趙偉看來,“穩字當頭”基調下,穩的含義或已出現“微妙”變化,“不超發貨幣”、注重落實。趙偉表示,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基調表述不變,但結構性通脹壓力下,內涵可能有所變化。二季度報告明確把關注通脹形勢的表述提前了,還強調“不超發貨幣”,而一季度報告在強調完結構性政策積極做“加法”、降成本之后才提關注物價變化;同時,央行定調上更加強調落實、要求“抓好政策措施落實”。
鐘林楠認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最好結果。在貨幣市場利率明顯偏低下的背景下,趙偉認為,央行表示“深入研判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狀況”、“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等,逆回購的“低量”操作或已釋放一定信號。
關于目前市場就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行是否持續的問題,倪軍表示,本次報告央行刪除了“貨幣市場短期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表述,承認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行。鑒于二季度以來的超寬松資金面結束時間尚不確定,倪軍預計,三季度社融增速或會開始下行,后續隨著地產悲觀情緒有所好轉,經濟增速或逐漸向潛在增速靠攏。
關鍵詞: 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