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熱情高漲,8月以來有4家公司公布回購預案,有7家公司進行了股份回購,10家公司宣布完成了股份回購。數據顯示,今年以來,879家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規模近680億元。美的、順豐等白馬股已回購超10億元股份。回購股份目的包括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或注銷等。
連日來,凱萊英、氣派科技、榮盛石化與萬泰生物發布了回購預案,其中榮盛石化于5日宣布擬回購10億~20億元。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879家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已實施完成的回購額近679億元,同比小幅減少。其中,586家A股主板公司年內回購了552億元,規模占比約為80%,為年內回購主力軍;從行業分布看,實施股份回購的公司主要集中于醫藥生物、電子與計算機三大行業,數量近300家,占比近35%。
目前年內回購金額最高的是恒力石化,公司年內共完成兩次回購,合計回購金額近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回購股份的名單中不乏白馬股。8月1日順豐控股公告稱,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676.99萬股,回購資金約為18.99億元。美的集團新一輪回購于今年3月10日董事會審議通過,計劃回購金額為不超過50億元且不低于25億元。根據公司8月2日公告,至7月31日,美的集團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2944.7萬股,支付的總金額為16.38億元。
此前,比亞迪、萬科、邁瑞醫療回購股份實施完畢。比亞迪公告稱,至6月13日,本次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累計回購18.1億元。萬科A公告稱,至6月30日,本次回購股份方案實施完畢,公司累計耗資12.92億元回購7295.6萬股。邁瑞醫療在今年2月宣布完成了10億元的股份回購計劃,回購的324.99萬股依法注銷。
國聯證券策略團隊指出,上市公司回購是維持股票市場穩定的重要舉措,往往預示著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或股票被低估。“盡管無法通過期間回購金額和回購金額占A股總市值比例的變動判斷市場位置,但回購預案發布對個股產生正面影響,或帶動中長期股價走出獨立行情。”通過統計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數據,國聯證券策略團隊發現上市公司在發布回購預案的1個、10個、20個、60個、125個和250個交易日后,超額收益率(相比于滬深300)分別為0.55%,1.08%,2.03%,4.74%,6.37%和11.01%。此外,相比于高估值公司,位于低估值區間的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后在長期獲得的超額收益更大。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購的舉動,一定程度上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傳達管理層對公司內在價值和發展前景看好的信號。不過,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最終還是取決于公司的發展狀況與盈利能力。(記者 詹鈺葉)
關鍵詞: 10家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回購 二級市場股價 回購預案 可轉換公司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