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北斗產業協同發展平臺、中央企業電子商務協同創新平臺……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二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上,多個賦能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平臺同時宣布啟動,這也意味國資央企正著力打造協同創新機制,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的新生態。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國企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有企業更迫切需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發揮引領作用,接下來或將在加強數字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發力。
數字化轉型成為國企發展的“必修課”
(資料圖片)
目前已有71家中央企業搭建了超過150個高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設備聯網率超過50%。中央企業數字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俞兆強近日介紹,“數據正在成為企業間可定價、可流轉、可變現的一個新型價值載體。”
事實上,在數字經濟大潮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企業的“選修課”,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為鼓勵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國資委早在2020年8月便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作出全面部署,為國有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吹響了新號角。
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表示,國資委將加快數字化轉型列入科技創新頭號工程,推動中央企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數字技術,建成一批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知名數字產業公司,為我國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出重要貢獻。
一直以來,在國資委的帶領下,各地也紛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如廣西國資委近日出臺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實施意見》,明確了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預計到2025年末,基本實現打造自治區級示范智慧場景,重點企業建成工業智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其他企業實現數據打通,達到流程級水平;在平臺基礎建設、數據利用、業務上云、模式創新、產品孵化等方面,實現全場景應用。
再如福州市國資委積極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開展“對標行業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實施“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印發《加快推進福州市國資委所出資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1-2023)》,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資國企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中的戰略支撐、產業支撐和民生保障作用。
俞兆強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構筑數字時代競爭新優勢、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由之路。
國企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
煤礦智能化建設加速推進,火電智能控制系統iDCS在20家電廠成功應用,智慧化工首批統建系統上線,集團公司鐵路調度信息系統工程竣工……
國家能源集團新聞發言人張玉新近日表示,集團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強化智能生產,深化智慧管理,新ERP系統、基石項目持續完善,電商平臺、電力交易決策支持與智能售電系統拓展應用。下一步,集團將持續加力科技創新,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協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
國家能源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僅僅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國資委網站開辟“一把手談數字化轉型”專欄中,共有包括中國大唐、中國華能、中廣核、國家電網等在內的數十家央企一把手發文闡述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探索思路,部分央企曬出其數字化轉型路線圖。華潤集團、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等央企先后成立了數字科技公司,專項賦能,一方面支撐集團內部數字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對外提供數字化服務。
同樣在地方,地方國企的數字化轉型成果也亮彩紛呈。為加快推進省屬企業數字經濟發展,近年來江蘇持續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推動數字經濟成為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江蘇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謝正義在7月27日召開的省屬企業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會上介紹,“到2025年,省屬企業創新研發投入總額達到60億元,企業數字化系統業務覆蓋率不低于80%,數字化品牌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在福建,福州新區集團圍繞工業互聯網、國企數字化轉型、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工地、供應鏈大數據六個主題板塊的數字應用取得眾多成果,這其中包括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與應用平臺、企業數字化管理綜合平臺、億級像素陣列成像系統、濱海新城市政運維管理平臺、海峽縱橫電子競價平臺、供應鏈采購服務平臺等。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牛福蓮認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有企業需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發揮引領作用,成為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排頭兵,以數字化轉型帶動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新發展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加強數字關鍵技術攻關
近期,點亮智庫聯合中國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等40余家央國企、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服務企業等單位,就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指數與方法路徑進行了課題研究,調研發現,目前絕大多數國有企業主要聚焦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的價值目標定位與國有企業承擔的重大使命間存在一些差距。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轉型價值目標不清晰、價值效益不易顯現等難題。
業內人士指出,國企規模大、人員多、涉及業態多樣,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如中小企業那樣靈活和“船小好調頭”。數字化模式固化、數據要素驅動作用無法發揮、管理機制優化不夠等問題,常常讓國企數字化轉型陷入困境。
俞兆強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是一個長期性的創新過程,當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工作重心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議國有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領先企業試點示范,以實際成效和成熟解決方案帶動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同時,加強復合交叉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并重視數字化轉型的成果總結、經驗交流、生態打造和氛圍營造。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如何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采取實際行動推進數字化轉型,將成為衡量國企改革成效的重要內容。在數字化成為時代大潮的背景下,國企應當緊抓時代機遇,以生產經營數字化提升供給質量,以企業管理智能化提高運營效率,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化管理策略促進創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發揮國有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
據悉,國資委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國資央企強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強數字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進重點領域數字化升級,賦能傳統產業,布局新興產業,強化融通發展。提高數字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提升全員數字素養與技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在數字中國建設中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