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者按: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研究團隊針對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的違規處罰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從收罰單數量、被罰款金額、單位資產罰單數等角度透視上市銀行合規情況。本文罰單統計范圍為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含分支機構,合稱監管部門,銀保監會歷史數據含原銀監會與原保監會)以及外管局公示的對股份制銀行(含分支行)以機構為處罰對象的行政處罰書(簡稱罰單,不含以個人為處罰對象)。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上市銀行收罰單數量明顯增長,但由于巨額罰單數量的減少,整體被罰金額出現大幅下降,被罰款總金額約1.91億元,較上年減少約1.11億元,降幅達36.65%。
單家銀行來看,民生銀行的被罰金額及收罰單數量均居首位,而浙商銀行由于上年基數較小,成為增長最快的銀行。
此外,從大額處罰來看,銀行的內控、信貸投放、理財業務以及客戶身份識別等依舊是監管重點,除此之外,監管高度重視監管數據真實性,監管標準化數據系統(EAST)成為上半年新的監管重點。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平安銀行廈門分行因互聯網聯合貸業務罕見被罰。
銀保監會辦公廳2021年底曾發布關于持續深入做好銀行機構“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年”有關工作的通知,直指銀行機構落實重大決策部署不力、監管套利手段翻新、內部問責“寬松軟”等問題。從上半年金融監管打擊力度看,增強懲戒震懾效果“威力”不減。
被罰總金額下降36.65%
2022年上半年(以處罰日計)涉及股份制上市銀行的機構罰單總數為167張,較上年增加52張;被罰款總金額約1.91億元,較上年減少約1.11億元,降幅達36.65%。
以每萬億資產對應的罰單數及被罰款金額來計算,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上市銀行的罰單張數出現增長,但被罰金額出現明顯下降。
(注:由于上市銀行暫未披露2022半年報,2022半年度資產使用一季末數據,下同)
圖1:股份制上市銀行整體處罰情況
2022年上半年,每萬億資產對應的罰單數量2.8張,較2021年的2.05張增加0.75張;每萬億資產所對應的被罰款金額較2021上半年的537.76萬元下降217.35萬元至320.41萬元,降幅明顯。
巨額罰單減少 EAST數據監管力度加強
在罰單數量增長的情況下,被罰金額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為股份制銀行的巨額罰單出現下降。
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上市銀行超千萬元的巨額罰單僅1張,民生銀行因“未經總行授權開展兜底承諾業務;未按照會計原則進行財務核算;公章使用登記簿記載不真實;未按照“穿透”原則計提撥備;發放實際承擔風險的委托貸款;在理財業務投資運作過程中提供隱性擔保”,被山西銀保監局處以罰款1710萬元。
梳理2021年上半年巨額罰單情形發現,其中招商銀行曾因“為同業投資提供第三方信用擔保、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部分未按規定計提風險加權資產、違規協助無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的銀行發行結構性衍生產品”等27項違規,被銀保監會處以罰款7170萬元。
圖2: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超400萬元(含)罰單案例
除民生銀行以外,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和華夏銀行各收到1張超過500萬元的罰單。其中,中信銀行因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未按規定進行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與控制、貸款分類不準確等10項違規行為,被上海銀保監會處以罰款79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銀保監會加強了對監管標準化數據系統(EAST)的監管力度。數據顯示,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和平安銀行均因EAST數據相關問題,被處以罰款400萬元至490萬元不等。
被罰金額及收罰單數:民生銀行居榜首
從被罰金額來看,2022年上半年民生銀行的被處罰金額超過5000萬元,明顯高于其他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的被罰金額相對較少,為678.1萬元。
圖3:2021-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累計被罰款金額及同比變化
從增速來看,浙商銀行雖然被罰金額整體較少,但由于上年基數較小,該行成為增長最快的銀行,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02.69%。其次是民生和光大銀行,增幅均超過200%。
此外,由于巨額罰單減少,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的被罰金額下降較快,降幅分別達81.8%和79.65%。
從收到罰單數量來看,排在首位的依然是民生銀行,2022年上半年共收到30張罰單。其次是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興業銀行,均收到23張罰單,并列第二位。
圖4:2021-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收到罰單數量及同比變化
與2021上半年相比,股份制銀行的罰單數量普遍增長。其中,浙商銀行同樣由于上年基數較小,導致增速達到200%,但該行收罰單總數僅為6張,明顯少于其他股份制行。其次是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收罰單總數同比分別增長100%和91.67%。平安銀行則是唯一收罰單數據出現下降的銀行,較上年同期相比罰單數量減少20%。
單位資產下:民生、光大罰單量及被罰金額均居前列
由于每家銀行網點數量和資產規模存在差異,按照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行政處罰情況進行統計可以提供新的視角觀察各大銀行的合規水平。
以每萬億資產涉及罰單數進行統計,2022年上半年民生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罰單數為4.19張,位居首位。光大銀行位列第二位,罰單數為3.68張。
從增速來看,僅平安銀行和華夏銀行每單位資產涉及罰單數出現下降,每萬億資產對應罰單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6.17%和8.03%。其余銀行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浙商銀行增長較快,增速達160.44%,其次是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同比增長分別為88.75%和85.2%。
圖5:2021-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每萬億資產涉及罰單數及同比增速
以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統計,民生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為742.82萬元,排名第一;其次是華夏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為556.32萬元;光大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404.14萬元,位列第三。
圖6:2021-2022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每萬億資產涉及被罰款金額及同比增速
較2021年同期相比,股份制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增速分化較大。浙商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和興業銀行均翻倍增長,其余5家銀行則出現下降。其中,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每萬億資產涉及罰款金額下降較多,同比分別下降82.82%和81.28%。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