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7月A股整體表現不佳,新股破發也頻現,但可轉債整體表現較強。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共有15只可轉債上市,首日收盤平均漲幅為35.85%。備受關注的可轉債新規將于8月1日起實行,新規將可轉債上市次日漲跌幅調整為20%,轉股時間增加3個交易日。
繼上市首日大漲57.3%后,7月28日瑞鵠轉債繼續被追捧,在盤中兩次臨停后,收盤仍大漲59.72%。此外,同日上市的道通轉債、微芯轉債、博22轉債上市首日漲幅分別為27.98%、26.80%、25.64%。
從今年來看,7月上市的可轉債漲幅為單月表現第二。此前5月上市的12只轉債中,由于永吉轉債上市首日漲幅高達276.16%,使得5月首日平均漲幅為44.15%。
從7月上市的可轉債來看,華銳轉債首日收盤漲幅最高,為62.12%;緊隨其后的是瑞鵠轉債、上能轉債,首日收盤漲幅均為57.3%。此外,首日收盤漲幅最低的是天業轉債,首日收盤上漲19.4%。
二級市場上,可轉債整體表現較強。7月中證轉債指數上漲1.03%,明顯跑贏大盤,同期滬深300下跌7%。數據顯示,7月共有21只轉債漲幅超過20%。其中,祥鑫轉債、瑞鵠轉債、中大轉債、文燦轉債7月漲幅超過50%。
隨著可轉債市場不斷壯大,過度投機炒作現象逐漸顯現,監管機制也在不斷完善。7月29日晚,滬深交易所發布可轉債交易細則及可轉債自律監管指引,進一步規范可轉債各項業務活動,推動可轉債市場高質量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新規于8月1日起施行。
新規明確可轉債漲跌幅限制。可轉債上市首日設置-43.3%至57.3%的漲跌幅限制,并實施20%、30%兩檔盤中臨時停牌機制,次日起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新規還增加了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結合漲跌幅調整,增設了可轉債價格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同時規定交易所可根據可轉債異常波動程度和監管需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異常波動公告或停牌核查。
此外,新規優化贖回、回售實施期限。規定可轉債贖回條件觸發日與贖回日的間隔期限應不少于15個交易日且不超過30個交易日,并在停止交易后為投資者留出3個交易日的轉股時間,幫助投資者減少不必要損失;規定可轉債回售條件觸發日與申報期首日的間隔期限應不超過15個交易日,督促公司及時實施回售,保障投資者的回售權利。
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總市值在二季度明顯上升。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為2781.32億元,較一季度末環比增長9.14%;可轉債占債券投資市值比也從一季度的1.84%上升至二季度的1.95%。
公募持倉市值的提升或與二季度轉債市場走強有關。從市場表現來看,可轉債二季度表現強勢,中證轉債指數二季度上漲4.68%。
德邦證券認為,公募基金可轉債持倉市值重回增長趨勢,持倉占比企穩,可轉債于公募基金的資產權重上升。長期來看,公募基金持倉轉債市值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一方面是因為可轉債市場的擴容,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持倉占比震蕩上升,公募基金在轉債上的定價話語權增強。(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