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針對疫情等多因素影響,深圳市連續出臺了多項助企紓困措施,全力穩增長、助企業、惠民生。深圳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代金濤日前做客《民心橋》時透露,截至6月底,僅“助企紓困30條”就已落地惠企金額超過500億元。其中,財政部門通過普惠性補貼、專項資金等方式,直接支持超290億元。今年1-6月,全市教育、醫療等九大類民生領域支出1776億元,占整體財政支出的比重接近七成。
新增退減降緩稅費超760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連續出臺了多個助企紓困措施,注重普惠性的同時,還突出對重點行業企業的精準扶持;著眼當下,又考慮長遠,既從微觀層面解決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又從宏觀層面圍繞穩增長綜合施策。我市財政部門通過落實好退稅減稅降費政策,配合各部門實施各類補貼、支持政策,千方百計保護好市場主體。
其中,退稅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的“重頭戲”。市財政局一方面將財政部下達的支持基層減稅降費轉移支付資金,全部納入直達資金范圍,實現快速分配;另一方面,及時調度各區庫款,增加區級國庫現金流,確保區級財政能夠及時足額退稅。今年上半年,深圳新增退稅減稅降費、緩稅緩費超760億元,其中,辦理留抵退稅482億元;辦理留抵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占比達93%;六大重點行業中,制造業留抵退稅規模超200億元。
新增“入池”貸款超1800億緩解融資難
市財政部門還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購等方式扶持中小微企業。在財政金融政策支持方面,今年,財政部門對3-6月新增的納入風險補償資金池的銀行貸款提高30個百分點補償比例,使銀行更放心為中小微企業放款。1-6月新增“入池”貸款1800多億元,惠及6萬多戶中小微市場主體。
同時,加大對企業融資再擔保支持力度,將個體工商戶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的支持范圍;減免擔保費最高達40%,免收再擔保費;再擔保機構提高風險分擔比例,最高可達60%,擔保機構僅需承擔20%—30%,銀行承擔10%-20%,大大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預留政府采購份額40%扶持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生機和活水,市財政部門將為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創造更多機會。”代金濤介紹,市財政部門已設置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采購份額,將在政府采購支持方面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
據悉,自7月起,我市政府財政將預留采購份額由30%以上,提高到40%以上。在政府采購開評標環節,通過優化評分標準,提高小微企業評分權重,使小微企業在競爭中更有利;鼓勵約定預付款,預付款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合同金額30%,15天內完成資金支付;加大政府采購訂單融資政策支持力度,上半年合計發放政府采購訂單融資貸款2.4億元,貸款企業近9成為中小企業;合理劃分采購包,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通過聯合體投標,或簽訂分包協議,增加中小企業參與度。
全市九大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1776億元
據悉,我市財政部門持續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今年1-6月,全市教育、醫療等九大類民生領域支出1776億元,占整體財政支出的比重接近七成。市財政部門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發展,2022年安排全市教育支出1054.2億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過20%。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市教育支出超過6400億元,為我市財政最大支出事項。(記者 段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