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者按:
新華財經記者和面包財經研究團隊針對2022年上半年國有銀行的違規處罰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從收罰單數量、被罰款金額、單位資產罰單數等角度透視上市銀行合規情況。本文罰單統計范圍為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含分支機構,合稱監管部門,銀保監會歷史數據含原銀監會與原保監會)以及外管局公示的對六大國有銀行(含分支行)以機構為處罰對象的行政處罰書(簡稱罰單,不含以個人為處罰對象)。
新華財經北京7月27日電?(記者王淑娟 研究員賈薇)?為防范金融領域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市場亂象繼續采取嚴肅問責的處罰態度。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金融系統的壓艙石,也應當是合規經營的典范。
2022上半年,哪家國有大行被罰金額高?哪家大額罰單最多?哪家罰單增速快?從單家銀行來看,工商銀行被罰金額較上年翻倍增長,增速位居六大國有銀行之首。工行收到的大額罰單數量也明顯多于其他銀行,上半年涉及金額超過500萬元以上的處罰有6起,其中4起涉及工商銀行。
從整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六大國有銀行的罰單數量小幅增長,但被罰總金額及單位資產下的罰單數及被罰金額均有下降,整體合規情況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六大國有行被罰款總額下降 工行被罰金額逆勢翻倍增長
2022上半年(以處罰日計)涉及六大國有銀行的機構罰單總數為262張,較上年增加8張;被罰款總金額約1.91億元,較上年減少3078.95萬元,降幅達13.87%。
以每萬億資產對應的罰單數及被罰款金額來計算,2022年上半年六大國有銀行的罰單數及被罰金額均較上年同期出現下降。
(注:由于上市銀行暫未披露2022半年報,2022半年度資產使用一季末數據,下同)
圖1:六大國有銀行整體處罰情況
2022上半年,每萬億資產對應的罰單數量1.71張,較2021年的1.77張微幅下降0.06張;每萬億資產所對應的被罰款金額較2021上半年的154.62萬元下降29.86萬元至124.76萬元,降幅較為明顯。
從被罰金額來看,2022上半年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的被處罰金額均超過5000萬元,明顯高于其他國有銀行。
圖2:2021-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累計被罰款金額及同比變化
從增速來看,工商銀行的被罰款金額是唯一同比增長翻倍的國有銀行,2022上半年該行累計被罰款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2854.14萬元,增幅達122.22%。其次是農業銀行,同比增長為71.41%。
較2021上半年相比,2022年中國銀行的累計被罰款金額下降最快,降幅達81.22%,其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大額處罰減少。
超500萬大額處罰:工行占半數以上
2022上半年在收罰單總數量有所上升的前提下,國有銀行被罰金額較上年同期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為超大額的處罰減少。2021上半年中國銀行因向未納入預算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發放貸款、違規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違規向部分已簽約代發工資客戶收取年費等36項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罰沒8761.355萬元。
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雖沒有單張5000萬以上的超大額處罰發生,但超500萬元以上的大額罰單增多,6張罰單均來自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其中工商銀行占到4張。
圖3: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被處罰金額超500萬元案例
農業銀行被央行開出千萬元罰單,創下了2022年以來涉及反洗錢違規罰單的單筆最高紀錄。因未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實名制管理規定、違規使用個人金融信息等違法行為,農行崇左分行被中國人民銀行處以罰款1142.5萬元。此外,該行因未按規定將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納入抵押擔保、未落實貸款受托支付管理規定等違規行為,被福建銀保監局處以罰款650萬元。
工商銀行則因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未按時向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備案;信貸管理嚴重失職;超過期限或未向人民銀行報送賬戶開立、撤銷等資料;占壓財政資金;違反賬戶管理規定等違規行為,分別被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荊門銀保監分局、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處以罰款618.7萬元、610萬元、604.6萬元和506.16萬元。
梳理近期國有銀行大額處罰所涉及的違規行為及處罰機構后發現:銀保監會的監管重點主要在銀行的內控、信貸及理財等關鍵業務領域;人民銀行的監管重點則是在客戶身份的識別、交易信息等方面;證監會主要針對其具體業務的從業者是否具備從業資格等方面進行監管,且處罰多以責令改正。
罰單數:農行數量居首、郵儲增速第一
雖然國有銀行2022上半年整體合規情況出現提升,但單家表現卻差異較大。
從收到罰單數量來看,有3家國有行2022上半年收到罰單數量大于50張。農業銀行收到罰單數量為66張,總數居首。其次是工商銀行以及郵儲銀行,兩家銀行分別收到53張以及52張罰單,排在二、三位。
圖4:2021-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收到罰單數量及同比變化
與2021上半年相比,半數國有行收到的罰單數量有所增長。其中,郵儲銀行增長最快,2022上半年的收罰單總數較上年同期增加超50%;工商銀行增速排在第二位,收罰單總數同比增長20.45%。建設銀行則是下降最多的銀行,收罰單總數同比下降29.63%。
單位資產視角:郵儲銀行罰單密度高
由于每家銀行網點數量和資產規模存在差異,按照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行政處罰情況進行統計可以提供新的視角觀察各大銀行的合規水平。
圖5:2021-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每萬億資產涉及罰單數及同比增速
以每萬億資產涉及罰單數進行統計,2022上半年郵儲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罰單數為3.92張,位居首位。
從增速來看,郵儲銀行和工商銀行每單位資產涉及罰單數出現增長,每萬億資產對應罰單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0.76%和13.48%。其余銀行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圖6:2021-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每萬億資產涉及被罰款金額及同比增速
以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統計,郵儲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為182.33萬元,排名第一;其次是農業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為172.18萬元;中國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160.85萬元,位列第三。
2022上半年,國有銀行每萬億資產對應的被罰款金額普遍較上年同期上升。工商銀行的增幅排名第一,與上年相比每萬億資產涉及罰款金額增長109.35%,也是唯一一家翻倍增長的銀行。中國銀行則是降幅最大銀行,較上年同期下降82.6%。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關鍵詞: 國有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