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多地開啟高溫“炙烤”模式,但位于廣東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卻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目前,該項目T5標段主橋兩個塔中塔已經完成第15節澆筑混凝土,西塔正在進行第17節的施工,引橋裝機已經完成80%。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大跨海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我國專項債券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撬動有效投資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為助力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今年廣東已為項目發行政府專項債券27.72億元,其中省本級12.72億元,珠海和江門市共15億元,有力支持了項目建設。
(資料圖)
專項債券支持重點項目撬動有效投資
專項債券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截至6月末,各地已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萬億元,較以往年度大大提前,充分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的要求。
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兼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宋其超介紹,今年1-6月,已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共支持超過2.38萬個項目,其中支持在建項目約1.08萬個,支持新建項目約1.3萬個。專項債券資金優先用于支持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重點項目。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大跨海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于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平沙鎮,向西跨越崖門口黃茅海水域,經江門臺山赤溪鎮,終于臺山市斗山鎮。路線全長約31公里,項目于2020年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通車后,黃茅海跨海通道將提高珠江兩岸通道的通行能力,逐步改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格局,加快發展。
7月12日,施工人員在高欄港大橋東主塔上進行澆筑準備工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在經濟效應方面,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總投資130億元,除項目建設直接帶動建材、裝備施工等投入外,還將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按項目建設方案中預計1100萬個人工工日計算,相當于建設期每年提供7500個建筑類就業崗位,建成后還將向社會提供養護、管理等就業崗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支撐。
專項債券在撬動有效投資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以廣東省為例,在2022年4326億元新增專項債券中,近八成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拉動投資明顯的領域。
專項債券支持補短板促發展撬動有效投資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取得明顯改善,城市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但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短板。作為今年政府專項債券重點支持的9大領域,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在專項債支持的項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作為補短板的重要項目,廣州市黃埔區永和北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該項目計劃建設一座日處理量8萬立方米地下式水質凈化廠,一座日提升量5萬噸污水轉輸泵站,實現對周邊工業園區污水、污泥的處置。項目立項總投資10億元,建設周期約24個月,重點包括永和北水質凈化廠二期污水廠區工程、香荔路泵站及永和南、北廠連通管道工程。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資金來源全部為區財政資本金注入,截至2022年5月底,累計使用債券資金4501.21萬元,為項目施工建設提供保障。目前,項目一區基坑支護樁100%施工工作及工程樁100%施工工作已經完成,其他施工作業正在有序進行中。
在地方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專項債券作為靈活籌資渠道為彌補財政預算不足,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廣東省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位于廣佛交界核心區域,是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先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三龍灣南海片區靈活采用了募集專項債券的方法,彌補了財政預算資金的不足,確保了項目建設資金不斷流、項目建設進度不受阻、城市發展步伐不停歇,形成了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項目發展的相互促進和良性互動。
據悉,“三龍灣南海片區啟動區工業區改造提升和公服配套建設項目”包含12個子目,總投資約55億元。從2020年至今,該項目已同步發行專項債券合計3.89億元,為三龍灣南海片區產業項目的進駐和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加強項目儲備支持專項債券落到實處
項目儲備是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過程中的關鍵一環。近期,河南、福建等地印發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專項債券項目儲備機制,根據項目成熟度階段性納入各庫管理,形成儲備一批、申報一批、發行一批的滾動接續的項目儲備模式,重點提高項目質量。
例如,福建省財政廳要求,依托已建立的穿透式監測系統,分設儲備庫、需求庫、發行庫。對滿足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要求和風險管理要求,具備一定收益且能覆蓋債券本息的公益性項目,同時屬于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群眾期盼、早晚要干的實體政府投資項目,經申報后納入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庫。根據債券規模,擇優從儲備庫中挑選前期工作扎實、成熟度高、符合發行條件的項目,經審核后納入需求庫管理。將需求庫中啟動債券發行的項目納入發行庫,并在存續期內持續跟蹤監督其資金使用和還本付息等各項工作情況,確保債券項目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湖南省要求,省、市、縣三級分別提前開展項目準備工作,經發改、財政部門聯合審查后,納入儲備庫;經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審核通過的項目,納入需求庫;“一案兩書”達到發行信息披露要求,已開工并提供概算審批、用地許可、規劃許可、施工許可“一件三證”的項目,納入發行庫;完成專項債券發行的項目,納入存續庫。根據審核、發行情況,四庫動態晉級、滾動更新。專項債券發行后,加快項目建設,及時撥付使用資金,形成有效投資。
此外,廣東省通過加強源頭把關,做深做細債券項目儲備,聚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領域,推動項目儲備與年度預算編制、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相銜接;加快發行進度,更好更快推動資金到位;強化規范管理,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與此同時,實行債券閑置資金及時調整,對使用管理不佳的地市調整收回額度。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廣東省2022年專項債券已全部發行完畢,實際支出進度已近七成,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有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