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區域電力市場23日啟動試運行,就在啟動當天,云南、貴州、廣東合計超過157家電廠和用戶通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交易平臺,達成南方區域第一筆跨省現貨交易,全天市場化電量合計達27億千瓦時。
(資料圖片)
此次啟動的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覆蓋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包括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這是我國提出加速構建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以來,國內首個落地的區域電力市場。為什么要建立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有何作用和影響?
打破省間壁壘 讓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此同時,我國電力市場仍存在機制不健全、規則不統一、跨省區交易市場壁壘等問題。
為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打破省間壁壘,讓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我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鼓勵在承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地區建設區域電力市場。
今年1月和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先后批復同意《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工作方案》《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實施方案》,加速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
在23日啟動試運行會上,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說,建設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既是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電力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與突破。南方五省區東西部資源互補、電網聯系緊密、市場開放程度較高,是我國最適合建設區域電力市場的地區之一。
此次啟動試運行后,南方區域電力中長期交易周期將全面覆蓋年、月、周;現貨交易將由廣東拓展到云南、貴州、廣西、海南,實現南方五省區的電力現貨跨區跨省交易;輔助服務市場的品種與補償機制將進一步完善。到2023年,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將形成跨區跨省與省內聯合運營的統一大平臺,開展多品種、高頻率的跨區跨省電力交易。
由市場供需決定價格 現貨交易將覆蓋南方五省區
“就相當于把5個市場攏到一起,升級成一個‘大超市’。對電廠來說,消費者變多了,銷售去向更豐富了;對用戶來說,供應商變多了,可選擇的余地也更大了,當然價格也會隨行就市,漲跌都有可能。”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蔡葆銳說,在電力市場中,能源稟賦強的地區通過把電賣到負荷中心實現經濟效益,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他說,通過電力現貨市場,可以根據市場實時供求情況,發現電力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價格,推動整個社會高效用能。發電企業通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現貨交易系統,每度電報價最高可達1.5元,最低低至幾分錢甚至是零元,更準確反映電能供需關系。
電力現貨市場即在短時間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實物交割。蔡葆銳認為,電價能升能降,真正發揮了市場供需決定價格的作用。例如,2021年底煤價高位運行,廣東電力現貨均價上漲至0.682元/千瓦時,較基準價上漲47%;今年5-6月,受煤價回落和供需緩和影響,電價回調至0.432元/千瓦時以下。
據測算,預計2022年全年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累計市場化交易電量將達到1.11萬億千瓦時,接近廣東、云南、貴州三省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總和。到2023年底,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將達到80%左右,參與交易的市場主體數量將增加到800多萬戶。
促進新能源消納 跨省區交易周期更短、頻次更高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推進,新能源蓬勃發展。然而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特點,亟需完善電力市場運行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支撐新能源快速發展。
“以前,每個月一般只有一次交易機會,如果來水突然增加,也沒法再去市場上交易了。以后,我們每天甚至每15分鐘就能交易一次。”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業務主管葉瑞說,“我們可以更自主靈活報價,買方也可以貨比三家。”
“當清潔能源價格有優勢,報價相比常規電源低時,市場競爭出清結果自動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當清潔能源價格無優勢,為保障清潔能源消納,將強制出清,按國家有關規定安排清潔能源上網發電。”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現貨市場處經理李智勇說,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立健全后,將開展更短周期、更高頻次的電力交易,可以應對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讓能源資源調配更靈活。
此外,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國家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平臺。綠色電力交易自去年試點以來,已累計成交電量25.7億千瓦時。隨著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可以“定制”清潔能源,與電廠開展“點對點”交易。
專家認為,西部電廠需要更廣闊的銷售渠道,而東部用戶則希望有更靈活、更大范圍的能源購買選擇權,依托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這一平臺,各市場主體可以通過中長期、現貨等多種方式進行電力交易,促進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關鍵詞: 區域電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