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環球聚看點】【新華解讀】LPR報價連續兩個月保持不變 后續走勢需觀察地產等修復情況

2021-07-20 15:54:47 來源:新華財經

20日,7月LPR報價正式出爐,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種分別維持在3.70%和4.45%不變。這也是自5月份5年期以上LPR單獨調降15BP后,兩品種連續第2個月“按兵不動”,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往后看,分析認為,當前融資需求已有所改善,疊加樓市動向以及控風險的考量,未來一段時間內政策利率以及1年期LPR的下調概率較低,但降準及5年期以上LPR下行或仍可期。而經濟恢復情況以及“寬信用”成色或成為后續利率能否繼續下調以及流動性會否收緊的前提條件。

三因素促7月LPR繼續持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回顧年內LPR報價走勢,1月份,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行10BP、5BP,這也是后者時隔21個月后的首次下調;而在經過3個月的“平靜期”后,5年期以上品種在5月份再度下行15BP,降幅創2019年8月改革以來新高。

隨后2個月兩品種再度開啟“穩定模式”,分別維持在3.70%和4.45%不變。針對本月報價的持穩原因,綜合看或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定價基礎保持不變。本月15日,人民銀行對到期的1000億元MLF進行了“等量”續做,操作利率也維持在了自1月調降后的2.85%水平。“基于MLF的錨定作用,7月LPR下調的可能性較低。”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作為LRP報價的參考基礎,此前LPR走勢多與MLF操作利率變化同步。自2019年改革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降7次、5次,其中MLF利率下降了4次,均引導當月兩品種LPR下降,另幾次LPR調降則主要是受銀行壓降點差帶動。

二是銀行面臨息差壓力。“二季度以來,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和按揭貸款利率調降幅度較大,凈息差預計仍將處于下行通道。”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在當前信貸供需關系有所改善的環境下,出于穩定凈息差考量,銀行LPR報價下調的動力不強。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97%,達到2%下方,較2021年末下行11BP。另結合人民銀行數據看,6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4.16%,比上年同期低34個基點;1月至6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32%,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再創有統計以來新低。

三是前期政策效果需要觀察。當前,各類穩增長政策處于落地實施階段,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監管層或正在觀察5月房貸利率“雙降”對樓市的持續性影響。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4.35%,二套利率為5.07%,分別較上月回落7個、2個BP,整體房貸利率創2019年以來新低;平均放款周期為25天,較上月縮短4天。

此外,年內新設立的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和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于7月開始首次申請。“這在帶動銀行貸款增量擴面的同時,也會形成一定‘減價’效應。” 王青說。

后續走勢需觀察“寬信用”效果及地產修復情況

往后看,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已有所改善,再綜合近來樓市動向以及控制相關風險的考量,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政策利率以及1年期LPR的下調概率較低,但降準及5年期以上LPR下行或仍可期。后續經濟恢復情況、“寬信用”成色等或是利率會否下行以及流動性會否收緊的前提條件。

1年期品種方面,“當前3.7%的水平已偏低,若再考慮信貸供需矛盾加大、銀行“應投盡投”下對優質企業的貸款利率點差壓降,流貸利率水平或更低,甚至與部分定期存款定價倒掛。若此時繼續引導1年期LPR下調,容易加劇企業的套利行為,偏離政策初衷。” 溫彬說。

而在更長期限品種方面,王青預計,三季度5年期以上LPR報價仍有一定下調空間。“考慮到出口以及房地產等情況,下半年政策在穩增長方向將保持較高連續性。預計后續貨幣政策操作的重點將是穩住政策利率,著力引導實際貸款利率下行,以‘寬信用’鞏固經濟修復勢頭。”

這其中就包括進一步引導房貸利率下行。“無論從當前樓市景氣狀態,還是居民房貸利率的絕對及相對水平看,三季度房貸利率都有較大下行空間。通過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行,帶動居民房貸利率全面下調,將是未來穩樓市的一個主要發力點。” 王青說。

另值得一提的是,繼周一、周二將逆回購操作規模提至120億元以及70億元后,20日早間,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規模再度回歸30億元,延續了此前連續10個交易日的操作體量,鑒于當日有3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相比此前通常為100億元整數倍的操作模式,以10億元為整數倍且變動頻率更高的操作也顯得更加“精準靈活”。而在“流動性保持在較合理充裕還略微偏多水平”的當下,幾十億元的投放差異對市場來說或并無太大實質影響,其背后是否隱含著貨幣政策轉向或流動性收緊的信號或才是引發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信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程強認為,這一操作習慣的改變或代表著央行的逆回購操作框架進行了調整,旨在實現更加靈活精準的調控。“新框架下,每日逆回購操作數量變化并不能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只是為了短期(7天)流動性更好地實現供需均衡。”

人民銀行此前曾多次強調,無論是短期利率走向,還是貨幣政策取向,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而要觀察價格變化。

再“跳出現象看本質”,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認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寬信用”,而“寬信用”前提在于“寬貨幣”,保持流動性高于合理充裕的目的就是要激發信用投放,引致社會融資需求。“從政策邏輯考慮,只有觀察到社會信用回升漸入佳境,貨幣投放和流動性才會有所收斂。”

“目前宏觀內外環境決定了‘寬信用’或者社融回升阻力重重,后續社融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在于增量政策,其中增量財政政策為重中之重。只有看到更為積極的寬財政信號,央行才可能適當收力。但當前來看,央行仍會保持流動性高于合理充裕水平。”孫彬彬說。

總體來看,前述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LPR走勢、流動性趨勢甚至是未來的貨幣政策方面,都需要結合后續經濟復蘇趨勢以及消費、投資等的修復力度進行綜合研判,前期系列“寬信用”政策已經落地,穩增長的效果需要時間進行觀察。

關鍵詞: 保持不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