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7月7日電 近日,億緯鋰能定增方案獲得深交所受理。
億緯鋰能擬向控股股東億緯控股,實控人劉金成和駱錦紅定向增發股票募資90億元,初始發行價格63.11元/股。
2021年12月6日,駱錦紅曾在股價高位減持公司股份509萬股,金額達7.24億元,成交均價約142.21元/股。時隔僅6個多月,實控人拋售和買入股票的價差接近80元/股,如果定增完成,客觀上將構成“高拋低吸”。
2019年至2020年,公司完成兩次定增,合計募資約50億元,用于多個電池項目。期間,包括實控人駱錦紅和劉金成在內的公司董監高多次減持公司股份。2022年一季度,公司增收不增利,且在建工程余額和增速均較高,但仍募資擴產,未來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
公司是否存在過度融資?實控人“高拋低吸”是否合理合規?
實控人“高拋低吸”? 減持超7億元后計劃定增認購20億元
根據2022年6月7日晚億緯鋰能披露的定增預案,億緯控股和實控人劉金成、駱錦紅預計的認購金額分別為30億元、20億元和40億元。億緯控股由劉金成和駱錦紅共同控制。本次定增,公司測算的初始發行價格為63.11元/股。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12月6日,駱錦紅曾在股價高位減持509萬股,金額約7.24億元,成交均價約為142.21元/股,較本次定增買入價高近80元/股。在此過程中,駱錦紅曾因誤操作導致短線交易,向公司上繳收益1.16萬元。
圖1:近一年億緯鋰能前復權股價走勢
根據億緯鋰能2021年12月發布的實控人減持計劃終止的公告,證券法規定“短線交易”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董監高在六個月內買賣公司證券的行為。公司本次發布向控股股東和實控人定增預案的節點與駱錦紅上次完成減持的時間點正好相差6個月,恰恰規避了證券法規定的情形。
圖2:億緯鋰能關于實控人誤操作導致短線交易及減持計劃終止的公告
2021年年初,天齊鋰業就曾因其控股股東兼定增發行對象天齊集團曾實施了減持,實質上構成短線交易,而致使其A股定增方案擱淺。
曾兩度定增募資約50億元?期間實控人、董監高多次減持
2019年以來,億緯鋰能頻繁定增募資,重要股東也多次減持套現。
2019年至2020年,億緯鋰能完成兩次定增,合計募資金額約50億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2020年定增募投的三個建設項目均未完成投資。
圖3: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2020年定增募資使用情況
其中,2020年9月3日和11月3日,億緯鋰能的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注冊批復并完成股票發行上市。或受此“利好信息”影響,當年9月3日和11月4日,公司前復權股價分別上漲2.94%和6.32%。在上述兩個交易日附近,公司高管艾新平和劉金成均減持公司股份,其中劉金成在2020年11月5日減持158.87萬股,套現超9500萬元。
根據變動截止日期,2019年和2020年,億緯鋰能的重要股東均在二級市場減持較多數量的股份,在時間線上與公司定增存在一定重合。
圖4:2019年至2021年億緯鋰能重要股東減持金額和均價
此外,2019年至今,億緯鋰能第二期至第七期的員工持股計劃出售完畢,該計劃允許參與員工購買公司股票并在規定期間賣出,以獲得差價收益,實控人劉金成和駱錦紅未參與上述持股計劃。而2021年,劉金成首次參與了第八期員工持股計劃。
2022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手握多個在建項目仍募資擴產
2022年一季度,億緯鋰能的歸母凈利潤為5.21億元,同比下降19.43%,增收不增利,主要系正極材料、電解液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
2021年年末和2022年一季度末,億緯鋰能賬面上的在建工程分別價值33.62億元和49.99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42.54%和48.67%。近年來,公司大量建設工程以擴大產能,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有14個重要在建工程尚在建設中。
圖5:2021年年末億緯鋰能重要在建工程
根據本次定增預案,公司還擬使用募資60億元投建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產能建設項目,以擴充其鋰電池產能。
圖6:2022年6月億緯鋰能定增預案的募投項目
2021年,億緯鋰能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的產能、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40183萬只、131299萬只和124265萬只,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分別為93.66%和94.64%,未能達到滿產滿銷的狀態。未來公司能否消化大量新增的產能仍待觀察。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關鍵詞: 億緯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