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夜盤時段,國際、國內商品全線重挫。以“銅博士”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在經歷了“最慘6月”后繼續暴跌;貴金屬也未能幸免,外盤黃金、白銀均跌超2%。外盤農產品中,美豆油下跌8%,觸及跌停,美玉米、美豆、美麥跌幅均在5%左右,美棉下跌4%,觸及跌停,國內農產品中三大油脂跌幅最大,菜油、棕油均跌超5%,豆油下跌近4%。國際油價自盤中最高點一度回落14美元,尾盤重挫8%,創年內第二單日跌幅,油價崩塌之下,國內能化品全線走弱,sc原油跌超8%,燃料油跌超7%,低硫燃油跌超5%,瀝青、液化氣、塑料跌超4%,pta、苯乙烯、pp、pvc等跌超3%。
(資料圖)
商品市場漲跌幅 來源:一德期貨
原油這次未能幸免
今年以來,由于供應偏緊,國際油價一直維持高位。近期,美股、有色、農產品等屢遭重挫,但油價扛住了一次次打擊,成為多頭最后的堡壘。
對于昨晚油價的暴跌,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分析稱,“行情的波動幅度是超預期的,但這樣的表現也正說明當前市場所處不穩定的變盤階段,隨著宏觀層面經濟衰退及加息提速收緊流動性的大背景下,風險資產上漲能量正在逐漸被耗盡。”
楊安表示,目前石油市場仍然供應緊張,但整體市場大環境下其上漲趨勢還是面臨了嚴峻考驗,尤其是過去一段時間歐美消費旺季下需求不及預期的表現也是讓市場開始擔憂供需層面的變化。
“WTI原油一度跌破了100整數關口,刺入了高位震蕩區間下沿,這個位置對于多空雙方來說都是意義重大,考慮到目前油價自身供應一側仍有不確定性,需求受損程度也仍需觀察,持續暴跌的概率還是相對比較小的,昨夜的跳水行情更多是市場情緒的反應,油價完成轉勢還需要過程,后市預計還會有反復,注意節奏把握。”楊安認為。
招金期貨研究員高健分析認為,“昨日美國煤炭價格創歷史新高,如果全球能源危機進一步發酵,2021年年底煤油氣共振上漲的局面有可能會重現。隔夜原油暴跌的觸發因素來自于金融市場資金避險,從原油盤面的反應以及其他參考指標來看,原油有可能是被錯殺的。”
不過,高健也表示,基本面對原油的支撐在逐步弱化,除關注月差、裂解價差等高頻指標之外,需重點留意庫存指標的反應。如果庫存開始轉向累庫,即便庫存絕對值仍然偏低,但仍要留意基本面邏輯反轉的可能。
針對昨晚的油價大跌,一直被視為多頭旗幟的高盛則表示,由于全球(供應)缺口未得到解決,目前石油價格下跌已“超標”,認為“油價將因對經濟衰退擔憂加劇而下跌”還為時過早。高盛表示,金融市場在試圖對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做出反應。現貨市場的情況則真的不同,仍然處于有史以來最為緊張的水平。整體石油庫存處于關鍵低位。
不過,并非所有的機構都如此樂觀,花旗集團5日發布報告預計,如果全球經濟在今年放緩至衰退水平,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可能會在年底降至每桶65美元。在石油出口國不通過減少供應進行干預的情況下,油價在2023年底可能降至每桶45美元。花旗集團認為,在出現經濟衰退的情形下,失業率將升高,家庭和企業會出現破產,大宗商品價格將會隨成本曲線的走低而走低,石油企業利潤率可能轉負以推動減少供應。
衰退預期升溫
近期,悲觀情緒在大宗商品市場蔓延。從有色金屬到油脂,從供需結構方面很難解釋為何會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出現如此大的跌幅?一位經驗豐富的交易員在朋友圈說,“一切看起來像極了2008年,市場可能正在傳遞一個信號:經濟衰退可能要來了。”
根據彭博的最新預測,在消費者信心創下歷史新低后,市場對未來12個月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預期已經升至38%。
高盛日前發布報告顯示,美國經濟2023年陷入衰退的幾率達30%,高于此前預測的15%。民眾對于美國經濟的擔憂也在加重。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首席分析師田亞雄分析稱,美聯儲在6月的議息會議紀要里基本承認了對通脹再一次判斷失誤,用加息等貨幣政策手段控制通脹的決心在這次議息會議后基本被市場充分理解,所以市場新的理解變成,“加息要加到經濟崩潰”,然后提前開啟了通脹交易。雖然現實還是美國需求表現為強勁,但現在市場對于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明顯信心不足。
除了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之外,也有分析師認為,昨晚大宗商品的暴跌跟美元指數走強也有著直接的關系,不是美國經濟向好,而是歐洲經濟太差引發歐元重挫。
歐元兌美元匯率5日暴跌,創二十年新低,西歐主要股指大幅下挫,避險資金大量買入德國國債……分析人士指出,天然氣危機加劇引發了投資者對整個歐元區經濟衰退的嚴重擔憂。未來任何影響歐洲天然氣供應的突發事件都可能再次對金融市場造成重大沖擊。
本周一,歐洲天然氣價格繼續上漲,攀升至3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挪威計劃中的罷工加劇了市場對俄羅斯減產的擔憂。能源價格高燒不退,通脹高企,居民生活壓力加大,歐洲近期罷工不斷。
摩根士丹利近日表示,歐洲的經濟停滯可能會比預期更早到來。如果俄羅斯繼續大幅削減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造成潛在的短缺,經濟衰退“很有可能”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7月11日開始,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進入為期10天的年度例行維護,這對于歐洲能源危機無異于雪上加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