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6月27日電 (記者 汪友若)上周海外市場演繹衰退交易,全球大宗商品大跌且美債利率延續回落,美股階段性止跌企穩;但A股市場則在流動性相對寬松的支持下繼續修復,上證指數周K線四連陽,市場成交保持活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代表的制造成長領漲,部分前期表現不佳的消費板塊也出現回暖。
(相關資料圖)
在三大指數上周齊齊站上半年線之后,近期機構觀點的看漲情緒逐步升溫,多數券商在近期發布的展望中提到“牛市”一詞。至于配置層面,機構看好上游資源品價格見頂之后,中下游產業鏈的業績復蘇。
近期入場的資金主力來自何方?
在最近兩個月的反彈中,相對更受益于資金面推動的成長股領漲。而入場的資金來自何方?對此券商觀點普遍認同存量資金的倉位回補是推動市場上行的主力。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峻曉認為,市場底部強勢反彈以來,目前可觀測到北向資金、兩融資金已確定性貢獻超千億增量,但無論是量級還是流向上,解釋效力仍較為有限。因此從定性視角判斷,場內機構資金的加倉可能才是主力。
具體來看,張峻曉表示,公募基金倉位普遍在一季度末已處歷史高位,加倉空間或相對有限。但私募與險資的倉位已在4月普遍降至低位,近期具備大幅加倉的可能。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同樣表示,存量資金的倉位回補是近期市場出現“牛市”氛圍的主要原因。
樊繼拓認為,類似的成長股強勢領漲行情在2015年四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均出現過。例如2015年6月至9月市場調整幅度較大,新發基金規模迅速降溫到冰點,隨后指數快速反彈,反彈期間基金發行量回升幅度很小,而存量的公募和私募出現快速的倉位回補。
“我們認為這一次V形反轉,除了具備2015年四季度超跌反彈的力量之外,還具備一些2019年一季度長期配置資金增倉的力量,所以上漲的高度可能會比2015年更高,大概率還沒結束。”樊繼拓這樣認為。
機構看漲情緒逐步升溫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積極有利因素逐漸增多,預計二季度是年內低點,下半年經濟將拾級而上,三、四季度單季經濟增速水平將重回強勢,全年仍有望實現一個在全球范圍看相對合理較高的增速水平。
市場方面,中信證券表示,政策合力支撐經濟快速修復,外部風險壓力緩解,A股慢牛重現。具體來看,年內行情可分為情緒平復、估值修復、估值切換三個階段,當前市場正處于第二階段。該階段市場估值修復趨于均衡,成長制造、消費、醫藥板塊將輪動重估。
華西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從經濟、政策周期和估值角度來看,A股相對海外市場更具優勢,結構性行情有望繼續演繹。后續重點關注國內經濟復蘇力度以及海外需求下行對出口拖累的幅度。
興業證券表示,當前仍有部分投資者基于本輪下跌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跌幅上都不及過去幾輪,從而擔憂調整并未到位。但牛短熊長的A股已被機構化的力量改變。早年美股牛市之后,大多也會經歷一個持續時間不短、且深度調整的熊市。但隨著機構化持續推進,美股越來越呈現牛長熊短的特征。因此,站在當前時點,市場理應告別熊市思維,為長期布局。
不過,也有部分機構提示,警惕6月底市場波動的放大。西部證券策略團隊表示,6月末7月初往往是行情波動加大的時候,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更容易被風險情緒主導。今年5月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市場情緒快速上修,而隨著半年報臨近,市場預期也將面臨再次修正。
中下游產業鏈迎復蘇契機
具體配置上,中金公司策略團隊分析認為,近兩周全球各類商品價格接連下跌,對經濟周期更敏感的原材料跌幅較大,可能在初步反映需求趨弱帶來的影響。未來投資者仍須重點關注上游原材料價格高點是否得到進一步確認,中下游原材料占比較高的制造業或將逐漸迎來利潤率預期改善的契機。
中泰證券策略團隊表示,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隱藏著上下游價格傳導的關系,而原油價格作為貫穿石油化工產業鏈的重要線索,其變動可通過產業鏈影響上下游利潤的分配。
中泰證券表示,2020年4月后國際油價不斷沖高,且向下游石化產品價格傳導,進而對國內PPI走勢產生較大影響。而近日以來油價不再持續高企,6月14日至今,國際市場油價從高位下滑約15%,并且未來油價高位缺乏需求支撐,價格下跌只是時間問題。
油價趨勢反轉意味著PPI下行將更加順暢。上游大宗價格高位往往不利于資本開支意愿提升,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下游行業普遍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PPI下行將有助于強化穩增長政策的意愿與效果,緩解中下游企業的壓力。因此中泰證券提示投資者關注盈利能力順著原材料價格下跌向中下游傳導的趨勢。
關鍵詞: 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