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22日晚披露定增結果,本次發行價為410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450億元,刷新創業板市場再融資紀錄。至此,今年以來定增募資規模逼近2000億元。
受此影響,23日,寧德時代大漲5.91%,收報536.97元,較定增價浮盈33.41%。
自2020年2月14日推出新版再融資規則以來,定增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據同花順數據統計,2021全年參與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達510家,募集資金規模達9015.78億元,均創下4年新高。2022年1月1日至6月22日,已有101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發,募集資金規模達1954.43億元。同時,今年以來已有794家公司披露定增預案,同比增長105%,定增市場持續保持火熱。
從定增募資規模看,募資規模5億元以上公司達63家,募資規模10億元以上公司達40家,募資規模20億元以上公司達24家,募資規模50億元以上公司達10家,募資規模前三名為寧德時代、上海醫藥、柳工,募資規模分別達450億元、139.75億元、74.2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巨幅波動,一些定增項目出現了不小的浮虧。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6月22日,去年以來共有611家上市公司實施定增,其中226家公司的股價低于定增價格,占比近4成。比如,同益股份、欣旺達、用友網絡、優刻得、建龍微納、中偉股份等公司股價破發超3成,私募大佬葛衛東,還有高瓴、理成資產、純達資產等私募機構參與相關定增項目,階段性浮虧較大。
對此,睿億投資研究總監熊林認為,很多明星定增項目解禁時出現浮虧很正常。首先,一些公私募大佬參與定增會有對沖策略,用融券去對沖相關風險;其次,專業投資者參與定增項目,是從中長期進行投資,而不是短期投資。此外,投資本來就有一定風險,特別是有些定增高位發行,需要從專業角度謹慎選擇定增項目。
深圳前海久銀定增投資負責人唐斌直言,去年9月以來,由于賺錢效應導致更多資金涌入定增市場,明顯抬高了定增價格。截至今年3月底,70%定增項目跌破定增價;4月底仍處于鎖定期的150個項目,其中140個已破發,破發率超9成。
如何挖掘定增市場投資機會?國創展博宏觀研究部分析師李瑞華表示,投資者可通過跌破定增價這一標準去篩選標的。行業領先的成長股、知名機構參與定增的個股,公司業績和未來成長的確定性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出現跌破定增價幅度較大的情況,股價回升的可能性相對較高,也更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唐斌表示,投資者可從兩方面發掘定增投資機會,一是定增股票個股基本面有無風險,及股價上漲邏輯與空間。另一方面,從擇時角度觀察當下宏觀、市場及行業是否提供股價上漲動力。(記者 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