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推進我國氫能行業發展,國家、地方對氫能行業的規劃頻出,疊加產業經濟市場廣闊,氫能融資項目持續增長,相關企業加速布局,我國氫能行業發展迎來加速期。
從頂層設計來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作為中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規劃》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
近日,《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發布。提出到2025年,產業創新能力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制儲輸用產業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工藝水平大幅提升,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建成3-5家國際一流的創新研發平臺,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在交通領域帶動二氧化碳減排5-10萬噸/年。
氫能未來可以作為理想的儲能介質,同時由于能量密度高,未來對氫能利用時的能量循環和熱管理重要性更高。中航證券分析師曾帥指出,在技術不斷成熟、成本逐步降低后,氫能行業的引爆點悄然臨近,重點投資者關注億華通、泛亞微透、蘭石重裝、美錦能源、雄韜股份等。
億華通(688339)盈利提升空間大
公司完成了兩款新一代高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產品G120和G80Pro的研發,于2021年底發布了額定功率達到240kW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研發能力與技術領先。根據公司年報和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公告的氫燃料電池車型共499款,其中搭載公司燃料電池系統的整車公告81款,占比16.23%,位居行業前列。光大證券指出,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考慮行業高成長性、公司強大的配套能力與市場拓展能力、自產電堆與規模化,盈利能力提升空間大,公司作為科創板燃料電池第一股,有望受益行業高增長,看好公司成長趨勢。
美錦能源(000723)形成產業鏈閉環
公司在“碳中和”時代率先開啟綠色低碳轉型之路,已經形成“制、儲、運、加、車輛示范運營”的氫能產業鏈閉環。氫能發展天花板主要由應用場景來決定,公司擁有兩大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生產制造和銷售公司,2021年公司實現商用車產量601臺,同比增加85.5%,其中氫燃料電池車362臺。焦炭業務方面,一季度本就為淡季,疊加冬奧會限產影響,焦炭作為煤焦鋼產業鏈的中游,議價能力相對較弱,短期內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考慮到國家穩增長決心,疫情逐步轉好,下游需求恢復或將助推焦炭價格進一步上漲,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恢復。開源證券指出,公司新布局的氫能產業正在處于業務成長期,在“碳中和”背景下,氫能是國家政策鼓勵的清潔能源,看好公司未來成長空間。
泛亞微透(688386)打造增長新引擎
公司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一季度銷售毛利率為 49.04% ,環 比 增 長13.67%;凈利率為24.05%,環比增長1.27%,產品盈利能力環比明顯改善。經營性現金流為2754.31萬元,同比增長53.33%。東北證券指出,一季度公司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投建ePTFE功能膜和氫燃料電池工程技術研究院以及150萬平方米氫質子交換膜產業化項目。質子交換膜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材料,公司在ePTFE基膜、涂布設備等方面經驗豐富,研發人員實力雄厚,在布局質子交換膜方面具備技術優勢,可為項目公司形成自主完整的制備工藝和生產路線提供支持,同時可有效控制生產成本。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再落一子,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種類,打造業績增長新引擎。
金博股份(688598)與神力科技合作
公司與神力科技就氫燃料電池領域應用的碳紙、柔性石墨極板達成技術與商務 合 作 ,合 作 期 為2022-2025年。神力科技為億華通子公司,主營業務為燃料電池電堆及燃料電池測試設備,是國內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先行者。東吳證券指出,公司具有碳纖維編織技術、化學氣相沉積、碳化、石墨化等全套碳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和關鍵裝備的能力,可為氫燃料電池用碳紙等相關產品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持,需補充的工藝是抄紙和樹脂浸漬,公司與湖南當地造紙企業進行了深入合作,掌握了抄紙工藝后進展較快。產能方面,公司正在建設每年30萬平方米的產能,片狀碳紙將于2022年投產、2022年底形成銷售,卷狀碳紙將于2023年上半年投產。
蘭石重裝(603169)高成長性被看好
公司具有近70年的煉油化工裝備制造歷史,公司的研發實力和裝備制造能力非常突出,在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域連續創造了多個國產化、大型化設備零的突破。此外,公司已經形成“四大基地+移動工廠”戰略布局,產能方面能夠完全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華鑫證券指出,公司前瞻式布局氫能產業鏈上游,主要提供煤制氫設備、低壓儲氫球罐以及加氫站用微通道換熱器,致力于建立細分市場競爭優勢。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研發新產品,以盡快完成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形成先發優勢。此外在多晶硅設備領域,截止2021年底,公司在手訂單超6億元,充分受益于硅料擴產浪潮,預計今年營收將實現三倍以上增長,看好未來高成長性。
九豐能源(605090)增長出現新動能
公司業務布局已涵蓋國際采購、遠洋運輸、碼頭倉儲、加工生產、物流配送、終端服務等全產業鏈,實現了清潔能源“端到端”全方位布局。德邦證券指出,公司與巨正源合作,其子公司巨正源科技于2019年投產了“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一期項目,目前年產60萬噸聚丙烯、2.5萬噸氫氣和LPG;二期丙烷脫氫裝置項目預計在2022年投產,年產能約為2.5萬噸氫氣,業務范圍主要涵蓋東莞、廣州、佛山、深圳等地區。此外,2022年1月公司與廣東國鴻氫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未來作為氫能提供方,與國鴻氫能共享其下游資源,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氫能產業鏈影響力。廣東省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先行區,未來氫能發展潛力巨大,公司具備氫源優勢,有望為公司業績帶來新動能。(本報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