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虛擬貨幣”非法活動的風險提示》(下文簡稱“《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指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滋生賭博、非法集資、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擾亂經濟金融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1月2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便已發布過一次《關于進一步防范“虛擬貨幣”非法活動的風險提示》。那時,正是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價格不斷攀升,虛擬貨幣炒作有所抬頭之時。而此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再發《風險提示》,卻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上演“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驚魂時刻”之時。
加密貨幣暴跌,引發了一輪全新的全網爆倉風暴。記者查閱coinglass顯示的數字貨幣全網合約爆倉信息,截至6月20日14:30,過去24小時數字貨幣全網累計有85600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億。其中比特幣爆倉金額為1.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55億;以太幣爆倉金額為1.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48億。
與此同時,最近一周,Celsius等多家虛擬幣借貸平臺及交易平臺宣布暫停比特幣提現,加劇了市場恐慌,大量投資者紛紛拋售,“踩踏效應”顯現。
6月20日,比特幣價格小幅回升至2萬美元。即便如此,這與去年11月份近6.9萬美元的歷史最高價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業內普遍也對虛擬貨幣的未來走勢保持悲觀態度。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蔣照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虛擬貨幣市場的價格暴跌主要是由于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普通投資者,在這種極端行情下更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尤其是不要試圖用高杠桿去賺認知以外的金錢。
火訊財經創始人、數藏之家及觀火文化數字化產業智庫共同發起人龍典也指出,當虛擬貨幣市場內部資產頻頻出現爆雷現象時,即說明市場積攢的泡沫風險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點。因此,短期來看,市場情緒難以修復,價格仍有持續下跌的可能,投資者不要輕易出手。(記者 謝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