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三峽銀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地方法人銀行社會責任擔當,深入推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庫區銀行”戰略,聚焦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責任等重要領域,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努力實現銀行發展與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走出了一條活力迸發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服務重大戰略 貢獻金融力量
在服務和融入地方發展新格局中展現新作為,是金融的時代使命。重慶三峽銀行深度聚焦全市發展大局,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資源傾斜,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庫區發展等,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
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重慶三峽銀行精準對接兩地多元化金融需求:一方面,牢牢把握金融服務重點,持續加強與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地方政府對接聯動,強化與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部門常態化溝通聯系,及時掌握最新政策,積極跟進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創新金融模式和產品,主動滿足成渝地區融合發展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堅持服務重點區域建設,如加大對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支持力度,累計向重慶高新區提供各類融資近30億元;2021年3月,還與川渝高竹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高竹新區建設發展;同時,實地調研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為相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
與此同時,該行深入踐行“庫區銀行”定位,不斷提升庫區金融服務質效。目前,該行在庫區區縣開設44家經營機構,實現了網點全覆蓋,庫區貸款總額達480余億元,信貸投放規模不斷增加,庫區金融服務能力得以進一步強化。推動庫區綠色經濟發展,將14家庫區分支行打造為綠色金融重點分支行,提供特色化綠色金融服務,助力庫區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作為“三峽后續工作”建設項目資金主辦行,2021年支持三峽后續建設項目8個,提供融資近6億元。加強貿易金融支持力度,通過國內信用證、國內訂單融資、國際信用證等貿易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向庫區電子、農產品、制造業等行業實體經濟投放信貸29億元。2021年,該行在庫區區縣納稅11.5億元,超全行納稅總額80%,成為庫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多維創新賦能 澆灌“普惠之花”
“沒想到三峽銀行的貸款批得這么快,這下資金短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重慶市涪陵天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然食品公司”)負責人欣慰地說。
天然食品公司是一家知名榨菜生產企業。不久前,由于原材料鹽菜塊價格和物流成本上漲等因素,公司流動資金出現短缺。了解到該情況后,重慶三峽銀行涪陵支行主動上門服務,量身打造授信方案,僅用3天為企業發放200萬元“涪陵榨菜貸”信用貸款,及時解決了企業融資需求。“該公司榨菜池擴充到了42個,帶動了當地榨菜產業增收。”重慶三峽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實不僅是天然食品公司,越來越多的普惠小微企業正在享受到重慶三峽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帶來的“紅利”。近年來,該行深入踐行普惠金融,持續加強經營理念和業務模式創新,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并形成空港支行服務人力資源行業、回興支行服務幼教行業、彈子石支行服務醫療行業、茶園支行服務酒店行業等一批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特色化支行,全方位提升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截至2021年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超400億元,增長11%;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150億元,增長10%。
特別是通過深化銀政企合作,該行進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質效。一方面加強與各區縣政府合作,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因地制宜創新推出“璧山小微企業合作貸”“墊易貸”“榮昌小微企業合作貸”等產品,切實解決部分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擔保方式較弱導致的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積極參加政銀企融資對接座談會,主動走訪各類園區企業,了解企業資金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積極支持科技創新,在總行設立專職科技崗,設立8家金融科技特色支行,做好“隱形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等科技企業服務,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近60億元;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管理辦法》,建立綠色審批通道,指定專人審批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
身處方興未艾的大數據浪潮,重慶三峽銀行持續打造數字普惠金融品牌,增強普惠業務產品體系建設、自主風控建設、智能貸后管理、數字營銷推廣4項能力,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數字化水平顯著增強。28家經營機構獲得金融服務港灣授牌,江津支行獲得人民銀行再貸款基地授牌。
聚焦民生實事 守護城市煙火氣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去年以來,重慶三峽銀行扎實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好事辦實、實事辦好,不遺余力地助力山城百姓安享美好生活,擦亮滿是煙火氣的幸福底色。
隨著金融與百姓日常生活的連結日趨緊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受到更多關注,銀行消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重慶三峽銀行全面貫徹“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公司治理、嚴格消費投訴管控、強化客戶信息保護、提高消費者金融素養、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等方面精準發力,取得良好成效。該行大力推進本行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多層次、多渠道開展公眾教育宣傳,特別是通過打造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切實打通消保工作“最后一公里”。該行聯合江津區白沙鎮政府創建的江津區白沙鎮金融教育基地,以白沙鎮石壩社區為核心、輻射到24個村居基層教育站,推出“帆帆陪你學金融”“帆帆金融小講堂”“帆帆的金融樂園”“帆帆金融文創”四大特色化金融教育實踐品牌,搭建金融教育宣傳體系,推動金融宣傳與服務觸達整個白沙鎮。據悉,該基地被人行重慶營管部授予“重慶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稱號。
為幫助老年群體更好地融入時代發展,該行聚焦老年客戶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務場景和高頻事項,采取有效措施推進金融服務適老化改造工作,為老年客戶提供便利化服務。如在營業網點設置愛心窗口,配備老花鏡、放大鏡、愛心座椅等便民服務設施;對客服熱線進行適老化改造,系統自動辨識60歲以上的老年客戶并將人工服務功能前置,助力老年客戶跨越“數字鴻溝”等。
不僅如此,重慶三峽銀行還將目光聚焦在人民幸福生活的建設上,持續強化對民生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力度,將優質金融服務惠及更多社會群體。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獲得17個區縣教培機構資金監管業務資格,全力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教培機構資金監管,保障廣大學生和家長合法權益。聯合重慶銀聯推出全景平臺,服務個體工商戶和小微商戶便捷收單,并成功入圍“重慶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第二批創新應用名單;同時,開展收單商戶手續費減免活動,減免手續費450余萬元,惠及超14000戶商戶。發揮特色產品優勢,繼續通過“萬家貸”“助醫貸”“育才貸”等特色產品支持經濟型酒店、診所、幼兒園等行業發展。
關注新市民 推出貼心金融服務
重慶三峽銀行還及時針對新市民推出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積極為新市民提供貼心金融服務,著力滿足新市民創業、就業、住房等金融需求,切實增強新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中,重慶三峽銀行率先推出的“新渝貸”專屬貸款產品,主要用于滿足新市民購買自用汽車、購置大額耐用消費品、家庭住房裝修、教育培訓、健康醫療、休閑旅游等需求,具有純信用、審批快、利率低的優勢。客戶通過新市民身份核實后,便可使用微信小程序實時申請貸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
針對有購房需求的新市民,在重慶三峽銀行申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時,可享受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按照人行同期最低標準執行和審批綠色通道。新市民或對新市民就業支持力度較大的小微企業,可享受重慶三峽銀行提供的便捷全面的信貸產品,申請普惠業務相關貸款產品可獲得較大的利率優惠,降低融資成本。
作為首批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繳存業務托管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深入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業務,支持新市民、青年人中的靈活就業群體通過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解決家庭基本居住問題。
“免收社保卡開卡、換卡、掛失等服務費,免收境內ATM跨行取現、短信通知等多項手續費。”重慶三峽銀行第三代社保卡提供系列優惠服務,新市民可憑身份證到指定營業網點即可申請領用或換領第三代社會保障卡,行動不便的用戶還可申請上門辦理相關業務。
此外,重慶三峽銀行還合理設置營業網點業務窗口、配置服務人員,依托“1+5+N金融服務港灣”提供企業融資咨詢服務,利用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營業網點設立公益性金融知識普及和教育專區,為有相關需求的新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溫馨的金融服務。
著眼未來,重慶三峽銀行將始終牢記“立足庫區、服務重慶”的定位和使命,全力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切實履行地方法人銀行社會責任,努力成為西部城商行第一梯隊的標桿銀行,成為更具競爭力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服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徐一琪)